第01版:今日要闻

精准发力 矢志赶超

——“内学许昌 外学徐州 走好济源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系列评论之四

本报评论员

到许昌和徐州考察学习,让我们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只有对标先进、找准差距,才能精准发力、实现赶超。当前,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画卷已徐徐展开,济源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已擘画绘就。无论从宏观形势看,还是从全省发展看,我们都面临很多机遇。以什么样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以什么样的作为开启新的征程,需要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站位、拓宽视野,在更高层次、更深维度、更广区域上明确定位、找准方向、谋划未来,加快实现更快速度、更高质量的发展。

对标先进找差距,精准发力促赶超,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既是徐州的成功秘诀,也是许昌的实力内功。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全市上下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支撑力、城市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要进一步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所在,科学分析、探索突破、认真总结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破解结构性难题,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标先进找差距,精准发力促赶超,需要我们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迈向高质量,产业转型是关键。从许昌、徐州实践来看,凡是发展态势良好的地方,其秘诀都是转得早、转得快。近年,济源依托铅锌、钢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拉长产业链条,取得显著效果。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老的不活、新的不多、结构不优、动力不足”等问题。济源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永恒主题,牢牢牵住结构调整这个“牛鼻子”。要坚持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并重,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三大改造”,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中高端发展;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紧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要尽快补齐服务业短板,改变“服务业是副业”的传统认识,增强抓服务业工作的能力,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真正把服务业做实、做强、做优,做出核心竞争力。

(下转第二版)

2018-11-21 ——“内学许昌 外学徐州 走好济源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系列评论之四 1 1 济源日报 c_15893.html 1 精准发力 矢志赶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