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接上期)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此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通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扮好家庭成员、单位职员等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更大的压力。对于有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要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正常的人际交往有利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自我减压。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式当时看起来能够缓解压力,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会缓解压力,但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等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并根据客观现实,逐步纠正偏激、歪曲的认知。第二,积极寻求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行动支持。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以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保持身心健康。

2018-11-01 1 1 济源日报 c_15223.html 1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