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运动

跳广场舞谨防软组织损伤

广场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也是很多中老年人陶冶情操的独特方式。有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经常跳广场舞,能健体、健心、健脑、健美、降脂。但如果锻炼不当,也可能会造成软组织损伤。小区里的大妈、大爷们常说,跳了一段时间的广场舞后,心情是愉悦了,但总觉得膝盖疼、腰疼。如何避免这些损伤?我们先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运动损伤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广场舞中常见的急性损伤有脚腕扭伤、腰扭伤以及各种摔伤等。避免这些急性损伤,第一要注意着装。选择一双柔软且防滑的鞋子,能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对心脏和大脑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宽松的运动服不仅使动作自然、美观,还能防止跌倒。中老年人要尽量穿宽松的运动服和柔软防滑的鞋子。第二,在平坦宽阔的场地跳广场舞。混凝土地面和石板地面对膝关节和踝关节会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长期在这种地面上跳广场舞易造成关节损伤。因此,有条件的队伍可到运动场所的木地板上跳;条件不允许的,一定要找个地面平坦的小广场。

一旦发生急性损伤,可采取“RICE”的处理原则,也就是休息、冷敷、包扎、抬高患肢。其中,冷敷是最可行且最有效的处理方法。若病情严重,请及时就医。

慢性劳损是由于身体部位超负荷使用而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也就是反复不当运动造成的伤害,在广场舞练习者中较为常见。广场舞导致的慢性劳损主要发生在膝关节和腰部。要避免此类损伤,中老年人首先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舞蹈难度。部分舞蹈有许多身体旋转、下肢扭转的动作,这会对膝关节的关节囊和韧带造成过大牵拉。而大妈、大爷们的关节大多处于退变过程,韧带弹性降低,进行难度较大的舞蹈动作时,易引起韧带、肌肉损伤,严重的可能引起骨折。因此,中老年人应选择动作幅度和难度、强度适中的舞蹈。第二,要加强肌肉力量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平衡力逐渐减弱,跳舞不当易受伤。因此,中老年人最好在跳广场舞之前先热热身,平时可以辅助做一些抗阻力动作,比如采用柔力球、弹力带等道具。第三,尽量选择全身都参与的舞蹈动作,适当变换舞蹈姿势,不要重复一套动作,注意动作规范。

还需提醒的是,中老年人不要吃完饭立刻去跳舞,最好等吃完饭40分钟后再进行;每次跳舞别超过两小时,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另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节韧带受伤的患者不宜跳广场舞。

本报综合整理

2018-10-16 1 1 济源日报 c_14596.html 1 跳广场舞谨防软组织损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