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杨全社的竹笛缘

8月2日晚,文化城旁不少市民在跳广场舞、乘凉。在广场舞音乐与嬉笑声中,记者隐约听到清脆的笛声。循着笛声,记者看到一位老人手拿竹笛,正忘情地吹奏。悠扬清脆的笛声引来不少市民驻足欣赏。这位吹笛的老人叫杨全社,家住华新小区,因为爱吹笛,周围人都叫他“杨笛”。今年62岁的杨全社与竹笛结缘已45个春秋了。

心藏吹笛梦

杨全社爱上吹笛源于17岁时在村子的广播里听到的一支竹笛独奏曲。由于父母强烈反对,杨全社只能将吹笛梦埋在心底,但他对竹笛的热爱和追求从未停歇。他真正开始学习吹笛,是因为一场手术。2001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杨全社突发心脏病。手术之后,休养中的杨全社动了学习吹笛的心思。医生建议他可以通过吹笛来正气通络。“吹笛这么多年,我已经掌握了一套运气技巧。现在,我就算做大幅度的运动气息也很稳。”杨全社说,对他来说,吹笛也是一种健身方式。

早晚勤练功

买了教材,从网上找了教学视频,杨全社开始了自学之路。“没有老师教,全凭自己琢磨如何吹。”杨全社说,缺乏专业指导,他就用更多的练习来弥补。杨全社每天5点30分起床,6点到附近的广场、公园练习,晚上吃完饭后接着练习。于是,每天站着吹笛4个小时成为他多年来坚持的“工作”。学会基本的吹奏技法之后,杨全社有了更高的目标——向专业人士求学,学习竹笛独奏曲。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杨全社进步很快。

杨全社还有个习惯,只要出门旅游,随身必带竹笛。到了当地,杨全社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乐器店转一转。至今,杨全社已有十多根竹笛。“你瞧,这根竹笛是孩子出差回来给我带的。”杨全社打开一个小箱子,里面装满了来自不同产地、大小不一的竹笛。每一根竹笛背后都有一段小故事。

水到渠自成

多年的热爱加上刻苦练习,杨全社的吹奏技艺越来越精湛。2015年,杨全社参加了我市“福彩杯”健康老人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今,杨全社已经小有名气,经常被邀请去表演。“前一阵子有个公司开业,负责人邀请我去表演。”杨全社笑着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杨全社还经常到各敬老院、福利院、学校演出,将音乐与欢乐带给更多人。

2017-08-08 实习生 杜婷婷 1 1 济源日报 c_13106.html 1 杨全社的竹笛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