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充分展示济源示范区在纳米材料产业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发展亮点,进一步提升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影响力,进一步促进纳米技术成果在济源转化,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期间,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接受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科学报等新闻媒体采访并回答记者提问,详细介绍济源纳米产业发展历程和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主要做法。
记者:济源作为传统工业城市,为何将纳米材料产业定为转型突破口?这与河南省“7+28+N”产业链战略如何协同?
徐衣显:济源将纳米材料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是基于现实基础、具体市情、顺应大势、着眼未来的战略性决策。
一是国家级战略布局明确要大力发展。纳米材料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南省将其列在“7+28+N”产业链体系新材料类别首位,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高规格培育壮大纳米材料产业链工作专班(由省政协主席担任链长),与国家“十四五”前沿材料规划同频共振。
二是产业前景广阔且优势显著。该产业具备技术密集、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少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破解传统工业在空间、能耗及环保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是成长性新兴产业,为济源开辟了全新发展赛道。同时,省级层面的政策红利与战略聚焦,更进一步夯实了该产业的长期增长潜力。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