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副刊

济源赋

◆李丰山

济水洪源,少康旧邦[1]。南俯黄河,北倚太行。控中原之锁钥,扼三晋之关防。周封茂勋,邵公食邑所在[2];隋析轵县,济源徽名始彰[3]。

尔其丘原绮错,沁蟒并流。日熙雨沛,物阜民稠。山蕴煤铁,野敷棉油。柿燃层林,菊缀青丘。黄精连畦而葳蕤,紫杉振壑而绸缪。猕猴啸群,白鹳翔洲……逮至小满嘉节,济渎盛会。四方商贾云集,全境珍异鳞萃。长街十里,店铺迤逦。男红女绿,摩肩接屣。盘列麻糖,釜炖金鲤。油烹牛丸,蜜焖鸡翅。剪纸云缕而纷披,布艺缬纹而绮丽。盘砚映日而流彩,根雕对客而含睇。戏台相望,剧团争妍。怀梆激亢,琴书缠绵。花鼓桴沸而落雨,号子声嘶而涌湍。花灯耀夜,观者如山……

其域山川雄秀,古迹骈阗。道风弥漫,仙逸流连。天坛奇峰,烟岚溟濛,霁日遐瞰,恍见蜃宫[4];枋口绿波,崖壁巃嵸,烈暑沿泛,如浴清风。九里沟飞瀑而骇鹿,小浪底泻闸而腾澜。小沟背跨鳌背而踏彩石,西滩岛揽碧湖而浴晴滩。灵山晚照,龙潭婵娟。沁河寻古栈,轵国抚残垣。奉仙古碑,曾阅盛唐风雨;大明佛树,似说释迦诗禅。济渎庙乃济神之祀舍,王屋山系道教之洞天。盘谷寺中,尚镌李愿之赠序;阳台宫侧,犹遗诗仙之逸翰。高僧瘗骨延庆塔,太行扼喉古轵关。明帝在斯筑园[5],公主在斯修仙[6]。诗客在斯访道[7],药王在斯长眠[8]……信乎,中州之胜境,天地之奇观!

且夫岳渎钟灵,诗礼毓精。豪侠迭出,儒贤代兴。或施泽于当时,或垂辉于汗青。愚公移山,感地动天;先轸佐晋,掳秦摧蛮。聂政义报知遇,剖腹毁面,烈气凌霜;郭解快意恩仇,好客厚施,侠声震邦。张禹雠定《论语》,儒林所宗;裴休主持税改,天下共崇。卢仝横崛韩孟诗派,荆浩开创北方画风。张廷珪犯颜极谏,一心为公;陈省华严家敦教,三子皆龙。傅察溅血旌节,千古丹衷;李洱骋藻说部,一代文雄。党继新屹立刑场,痛斥暴凶;杜八联抗击日寇,屡建奇功……奇才壮举,层出不穷!

迄乎当代,济源承愚公移山之志,挟敢为人先之勇[9]。迎改革之东风,谋事业之昌隆。豫光金铅称雄业界,济源钢铁跻身百强。金马能源货销海内,万洋冶炼誉播远洋。济阳高速连通晋豫,焦柳铁路纵贯桂湘。近输河朔之铜铅,遥运岭海之琳琅。冬凌草耀特色农业之路,王屋山绽文旅融合之芳。高新技术区,广如云汉;产业研究院,列若雁行。向英才征聘,与名校磋商。向微粒探奥,到宇宙拓荒。体育场馆,健儿矫矫;中高学府,弦歌洋洋。图书馆缥缃盈架,文化城翰墨溢香。绿柳红蕖,两岸楼台叠叠;元宵除夜,万家烟花煌煌!

噫!孟东野之组歌[10],风物未详;元遗山之长咏[11],幽情不彰。遂摄左太冲《三都》之藻思[12],撷庾子山《哀江》之遗芳[13]。试赋方志,略寄旅肠。

歌曰:搴王屋之紫芝兮,酌济水之清泉。咏玉川之诗赋兮[14],濯吾肺肝。

登王屋而遐眺兮,升济水之桅杆。奋愚公之畚锸兮,再辟新天!

注释:

[1]少康旧邦:夏朝国君少康中兴后,迁都于原(今济源火车站一带)。

[2]邵公食邑所在:周兴封建,邵公的食邑在今济源市邵原镇一带。

[3]济源徽名始彰:公元596年,隋朝析轵县北置济源县,“济源”之名首现。

[4]恍见蜃宫:济源王屋山天坛峰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即“济源九景”之一的“天坛倒影”。

[5]明帝在斯筑园:济源市五龙口镇存有汉明帝为沁水公主所建的沁园遗址。

[6]公主在斯修仙:唐睿宗之女玉真公主曾在济源玉阳山修道。

[7]诗客在斯访道:唐代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杜甫等至济源王屋山寻访著名道士司马承祯。

[8]药王在斯长眠:济源王屋山有“药王”孙思邈之墓。

[9]挟敢为人先之勇:济源城市精神:愚公移山,敢为人先。

[10]孟东野之组歌: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创作众多有关济源的诗作,如《济源春》《济源寒食》《游枋口》等。

[11]元遗山之长咏:金代诗人元好问,号遗山,留有关于济源的《游济源》《己亥春,济源奉先观赋杏花》等诗词。

[12]左太冲《三都》之藻思:西晋辞赋家左思,字太冲,创作《三都赋》时,严守“征实”精神:“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13]庾子山《哀江》之遗芳:南朝辞赋家庾信,字子山,流寓北方时创作《哀江南赋》,寄托自己的羁旅之思。

[14]玉川之诗赋兮:此处“玉川”语义双关:一、“玉川”初指河南济源县泷水北岸的古井名,后为“济源”之代称;二、指唐代济源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

2025-07-29 ◆李丰山 1 1 济源日报 c_126618.html 1 济源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