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着力塑造医保便民服务新生态

(上接第一版)持续深化学查改机制,扎实开展医保领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调研,严格对照清单,深入查找问题,力争做到找准问题、改有成效。主动问计于民,多种渠道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将其作为民生实事“小切口”,以点带面,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开展“医保政策周周送”,精准宣传宣讲医保政策。

着眼“便捷办” 提升经办效率

“我来这办理我家孩子的医保信息变更,这设了医保服务站确实方便,不用来回几个小时到市里办医保业务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医保方面有什么不懂的政策,基层医保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就能进行解答,非常方便、贴心。”在克井医保服务站,市民王先生高兴地说。

针对办理医保业务来回跑、业务办理制度不流畅、线上医保业务不丰富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示范区医疗保障局从推进就近办理、简化流程、智慧医保入手,方便群众就医购药报销。

该局扎实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将24项医保服务事项下沉镇(街道),15项高频事项下沉村(居委会、社区),实现市镇村三级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创新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6个“医保驿站”,配备医保自助服务终端机、血压计、自助售药机等设施,实现参保信息查询、个人账户共济申请、个人参保证明打印等高频业务自助办理。结合济源实际,全面梳理经办服务事项,生育津贴支付、医疗救助参保资助实现“免申请、零材料、即享受”;异地备案、慢性病申报等32个高频事项实现线上可办;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生育保险待遇核准支付等9个服务事项办理时限与申请材料进一步优化,全面压缩省级限时办结事项2~10日,即时办结率超70%,窗口可办率达100%,群众办理业务更加简便。加速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医保移动支付、医保码“一码付”、电子处方流转三项信息化重点业务全线贯通,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达98%,参保群众线下看病就医支付医疗费用时,只需扫一次码,即可完成医保报销和自费支付,解决医保患者在各种线上平台来回切换、多次展码、反复操作的麻烦。搭建“在线购药+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配送到家”便民服务新模式,着力实现参保人员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线支付非处方(OTC)药品费用,解决群众购药来回跑、线上购药不能使用个人账户等问题,使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更好服务群众。日前,济源成功获批河南省首批医保线上购药试点城市。

立足“小切口” 办好实事好事

“以前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生育津贴的相关政策,现在我们灵活就业人员也能享受生育津贴了,而且还不用提交资料,真是减轻我们的负担呀。”沁园社区张女士表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示范区医疗保障局从群众关心关注的小事、心事、烦事等“小切口”入手,切实解决民之所需。

该局建立完善医保医院“四级联通”制度,积极推行医保数据定向发布,亮明医保基金收、支、余家底,动员医疗机构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确保医保基金运行安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常态化落实门诊统筹报销、门诊慢特病、谈判药品、住院报销等惠民政策。目前,济源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63%,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84%,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切实用足用活各类政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生育津贴政策,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可按程序享受生育津贴,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生育负担,目前已受理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生育津贴待遇158人,发放生育津贴343.18万元;放宽职工个人账户提取条件,允许参保职工跨制度参加居民医保,且明确主动放弃职工医保的可按流程提取个人账户余额,让余额变为“现金流”,提升群众满意度。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构建多层次的医保便民服务体系,从群众需求入手,补齐医保服务短板,打造医保精品服务,使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示范区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

2025-06-26 1 1 济源日报 c_125757.html 1 着力塑造医保便民服务新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