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愚公移山精神研究的新成果——《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研究》

济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编者按

为大力传承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展示愚公移山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磅礴力量,凝聚愚公移山精神全面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共识,同时也为给济源高质量发展增添智力支持,中共济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实施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宣传专项引导资金项目——《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研究》。该项目是近年来关于愚公移山精神研究的重要成果。今年是毛泽东《愚公移山》文章发表80周年,现将其摘要刊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济源是《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发生地和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千百年来,《愚公移山》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愚公移山精神历久弥新。近代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诠释、实践、传承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成为济源人民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源泉。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扬以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持之以恒、有志竟成等为主要内涵的愚公移山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不断推向前进。从“愚公移山,解放中国”,到“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再到“愚公移山,发展中国”,体现了愚公移山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的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进入新时代,“愚公移山,复兴中国”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援引愚公移山精神,把愚公移山精神视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创业精神的重要体现,进一步丰富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推动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创新性发展。“愚公移山”表现为对内全面发展、助力民族复兴,对外互联互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愚公移山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和精神力量。

愚公移山精神是济源人民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济源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典型和缩影。愚公移山精神充分体现在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已融入每一个济源人的血脉之中。济源人民新时代艰苦创业、砥砺奋进、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赋予了愚公移山精神“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等时代内涵,彰显了愚公移山精神与时俱进的特性。

为大力传承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展示愚公移山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磅礴力量,凝聚愚公移山精神全面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共识,同时也为给济源高质量发展增添智力支持,中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申报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年度宣传专项引导资金项目——《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研究》。

在示范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的具体指导下,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专班积极推进项目研究。形成初步研究成果后,举行专家评审会议。后经多轮修改,项目顺利结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认为:“该稿子经反复修改,已经比较成熟了,能够起到对现实的借鉴和教育作用。”项目主要成果为专著《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研究》。除绪论、结语外,该书分六个篇章,约25万字,以生动的事例,严密的论证,对愚公移山精神产生及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中华民族复兴历程各个阶段所发挥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深刻剖析了济源弘扬传承愚公移山精神实践,深入分析了愚公移山精神呈现出不同阶段特征。作为近年来济源愚公移山精神研究重要成果,《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研究》对于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在愚公移山精神核心品格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愚公移山精神的新内涵,使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1 愚公移山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及历史作用

《愚公移山》寓言经世致用意义的生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魏晋时期到宋明之际,《愚公移山》寓言从一则普通的历史故事,逐渐具有强烈道家思想底色,后又成为具有经世致用色彩的精神源泉,且被世人不断援用和发扬。

进入近代以后,《愚公移山》寓言被广泛地使用,愚公移山精神也被不断传承和弘扬。《愚公移山》寓言中“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持之以恒、有志竟成”等思想品质逐渐成为一种普世性的思想资源,被用在国计民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世人自励励人的一种精神源泉。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民族主义的高涨,《愚公移山》寓言中的民族主义意象不断凸显出来,《愚公移山》寓言也成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进行民族救亡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

《愚公移山》寓言现代意义的生成以及普及化的过程,也是愚公移山精神逐渐成为民族精神的过程。《愚公移山》寓言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持之以恒、有志竟成”等精神品质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核,也是其具有普世性的重要因素。在20世纪中国内忧外患的国情之下,愚公移山精神的这些品质适应了时代与民族独立解放的需要,最终升华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指引着中国人民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

2 革命战争时期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解读和运用

革命战争时期,《愚公移山》寓言中“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持之以恒、有志竟成”等优秀品质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熟知和运用,愚公移山精神也被应用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之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经过毛泽东同志的精辟阐释,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时代内涵。解放战争时期,愚公移山精神也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力量。

《愚公移山》寓言中“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持之以恒、有志竟成”等精神品质在近代中国不断得到传承和弘扬。《愚公移山》寓言中这些特殊的品质经过毛泽东同志的阐释,被赋予了革命和“解放中国”的政治隐喻。在毛泽东同志对《愚公移山》寓言的阐释中,“愚公”象征着投身革命和解放中国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挖山”象征着革命和解放中国,“愚公移山”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解放中国”的政治隐喻,《愚公移山》寓言也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解放中国的奋斗历程。“大山”是中国人民革命的对象,“挖山”是革命和解放中国的隐喻,“挖山不止”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强敌面前的不畏艰难、顽强不屈以及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而且,毛泽东同志所指的“愚公”移走的“大山”是灵活的、变动的,是指中国人民革命的对象,但是不管“大山”的所指怎样变化,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去“挖”和“移”(即革命)的对象,这也是中国人民实现解放中国的必由之路。

抗战时期,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力量。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中国人民不怕困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结成了最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十四年的浴血抗战,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为了民族独立解放的话,那么解放战争则是为了消灭长久以来的阶级压迫制度,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与解放。中国共产党将国民党反动派视为官僚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代表,也将其视为三座大山之中的两座大山的代表。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及其军事上的优势,中国共产党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以愚公移山精神争取全中国的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忘“解放中国”的初心,将人民视为“上帝”,通过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建立了最为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使自己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为中国人民改造中国创造了条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愚公移山精神的运用

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对中华民族的解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愚公移山》中所讲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已基本被中国人民“挖掉”,但是中国此时仍面临许多艰巨的任务。一方面,中国大陆的反革命力量和隐藏在边远地区的匪患尚未被彻底清除,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依然艰巨;另一方面,恢复生产和发展国民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面对这些新问题,愚公移山精神成为“改造中国”的重要精神源泉。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10月9日读到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争取丰收的报告后,兴奋地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将厉家寨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这一批语是毛泽东同志将愚公移山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来动员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隐喻。如同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中所阐发的“挖山”政治隐喻,这里的“改造中国”成为 《愚公移山》寓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隐喻。“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是愚公移山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在这个隐喻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是改造中国的“愚公”,“移山”象征着中国人民“改造中国”的落后面貌,这是大的层面。在小的层面上,“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是一个个努力改造中国的地方政府的缩影,是一个个充满干劲、改造山河的中国人民的缩影。之后,这一口号作为一个动员民众的政治口号被不断表述,并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之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这一口号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干劲和魄力,以及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持之以恒、有志竟成的愚公移山精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在“一穷二白”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努力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这一口号也是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复兴中国生动而形象的写照。

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源泉。尤其是在作为“老三篇”之一的《愚公移山》一文成为全国人民学习、诵读的经典文献后,愚公移山精神渗入中国人民的血脉,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因和底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以愚公移山精神改造中国的壮举,在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面貌方面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奇迹。

对于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改造山河的壮举,外国友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通过各种方式在世界各地宣传中国人民“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英雄事迹,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世界对新中国的看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准备阶段,这也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如同古老的寓言《愚公移山》中“愚公”的一家人一样,不断以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持之以恒、有志竟成的精神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4 改革开放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延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基础上,将“愚公移山,发展中国”作为主题,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创业,实干苦干,开拓创新,不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向前进。

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中国人民处处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出发点,破除思想中守旧和与时代发展不相符的观念。这些也被世人视为愚公移山精神中的应有之义。愚公移山精神在这种背景下也被阐释为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精神。济源是“愚公”的家乡,济源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艰苦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改造家乡,成就卓著。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济源人民与时俱进,将愚公移山精神作为打开太行、王屋山门,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力量。该论者指出,老“愚公”挖山不止,目的是使“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济源人民则是打开封闭的山门,破除严重束缚手脚的“锁山”意识,大力发展愚公移山精神。对愚公移山精神有了新的认识,济源人民在改革开放时期始终以“解放思想换脑筋,强攻硬打破山门”为引领进行农村建设。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山区”不再成为人们的包袱,济源人民开始建立优质林果生产基地,引进良种家禽,开发小杂粮,培植食用菌,搞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式的小农业开始步入立体式、市场化的大农业。可见,愚公移山精神并不是死板地去“挖”死山,愚公移山精神是一种做事时的干劲和持之以恒的韧性,是一种不怕困难、有志竟成的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愚公移山精神更是一种敢于解放思想、打破陈规的开拓创新的精神,也是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常青不衰的体现。

中国人民除了以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来诠释愚公移山精神,除对愚公移山精神中“人定胜天”的思想进行纠正,还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具体特征有了新的提法。不同于以往,改革开放后,人们在将愚公移山精神用于国计民生时,常以“艰苦创业”来表达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特征。如果说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持之以恒、有志竟成是愚公移山精神中原有的品质,那么此时所强调的“艰苦创业”则体现了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赋予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此时中国人民敢于打破常规、突破已有的束缚,进行开拓创新的一种特有的精神和品质。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在援用愚公移山精神时更多的是抱有一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民在援用该寓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力量时,也常以“苦干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表达来彰显愚公移山精神的功用,体现了愚公移山精神强烈的时代特性。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对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是改革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底色,是弥漫在中国人民心里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积累在基因中的强大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建设时期,从愚公移山精神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一精神力量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这一精神力量催人奋进,但不冒进急躁,这一精神力量鼓舞人心,且仍持久有力。“愚公移山,发展中国”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特征,中国人民继续传承和弘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将中国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发展中国,不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推向前进。

(下转第六版)


2025-06-11 济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1 1 济源日报 c_125343.html 1 愚公移山精神研究的新成果——《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