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

在寻觅中找到更好的人生之路——读赵宏欣中短篇小说集《寻》

□ 冯清利

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赵宏欣的中短篇小说集,篇篇精彩,尤其是书名起得真好!书中收录的3部中篇小说、25篇短篇小说,浓缩起来一个字:寻。

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同的阶段,我们寻觅着不同的内容,但每一次都让我们有所收获,前面的路会更清晰。寻觅的过程或许艰辛,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正如书的封面中的一句话:随着岁月的久远,过去一些有光亮的东西,会被平凡的琐碎所掩盖,从而被琐碎而繁忙的心境所忽略。只有去寻觅,才能找到它们。

在文学作品中,常见表现“寻”的题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表达了在人生困境中寻觅山水之乐的心境;‌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绘了在热闹的人群中寻觅心上人的情景;‌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表达了对失去的幸福和新生活构想的寻觅。不论是追求理想和美好的情感,还是探索内心的宁静和生命的真谛,寻,无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状态。

在该书中,“寻觅”这一主题十分鲜明。《寻找一本书》《猜疑》《悠扬的琴声》等,说明家庭生活中有些东西是我们必需去寻找的。不去寻找,内心就会不安;找到了,生活也就和顺、有力量了。《冷漠的忏悔》《职业的尊严》《良心的责任》等,通过不同的故事叙述,展现了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探讨。《红土》《一颗子弹的传奇》《寻找太阳》等,则颇具传奇色彩,引人入胜。

寻觅是作家的一种责任感的体现。在创作过程中,作家经常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作品中,通过创作来表现对人类基本处境的关怀、展现灵魂和生命的声音。‌这种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记录,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风吹米兰折》一文,记叙了一个办事员“我”的生存状态,刻画了小杨、小闫、老张、老石、崔主任、马主任、蓝局长、冯局长等众多人物在工作中的相交相处相撞。同事与同事、职工和领导、领导和领导之间复杂且多变的关系,折射出人们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赵宏欣长期在机关任办公室主任,他深谙机关的人情世故、关系关联,对机关内各色人等的真实面貌和内心世界了如指掌。阅读该小说,你会感到情节真实,又会觉得它绝不仅仅是真实的生活,还有艺术的真实。这就是小说的魅力。

《过年》一文,反映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这种社会现象。“他”干了一年,临近春节,还有好几个月的工资没结,讨来要去,只拿到200元回家过年,而建子还在不断催要3000元借款。农民之难,农民之苦,跃然纸上。2019年,赵宏欣还写过一部长篇小说《救赎》,以非法集资这一社会痛点为出发点,通过对丰家镇遍地红农民专业合作社“庞氏骗局”的恶意铺设、骗局的最终败露、受害者的心理恐慌等一系列事件的描写和人物刻画,反映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同时告诫人们,要以这起诈骗案件为警示,增强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集资。这类题材,都是作者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文学的形式,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内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和矛盾问题,以期醒世、警世,期盼社会和谐、正义到来。

寻觅是一种美好的宝贵的情感。通过寻觅,人们不断丰富人生经历,完善人生认知,校正人生之路。在《寻》一书中,反应家庭生活的内容尤其是写母亲和妻子的部分占有一定比重。《寻找一本书》和《母亲啊母亲》侧重写母亲;《悠扬的琴声》《四十年前的回忆》等,侧重写妻子。

母亲和妻子,是一个男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她们的位置无可替代。没有母亲的关爱和付出,男人的生命将变得不完整;没有妻子的支持和付出,男人的生命将会变得孤独和不完整。

作者将《寻找一本书》这篇小说放在本书的第一篇,足见其在作者心中的分量。小说从“病恹恹的母亲”“母亲曾经入过书”“寻找那本书”“采访母亲”“母亲去世”“找到那本书”等六个篇章,抽丝剥茧地再现了母亲当年在三门峡大坝建设工地工作时、作为一名百货门市部营业员努力工作、人人爱戴的事迹。看似在写寻觅一本书的前前后后,实则是在寻觅母亲忠于人民、恪守平淡的高尚品质的形成脉络,歌颂的是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劳动者。

在情感的世界里,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与不安,不同的情感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爱之树需要浇灌,爱之花需要护理。《猜疑》一文,写出了一个男人对到私营企业当会计的妻子的怀疑,担心爱情经不起社会上的诱惑,情感受到了考验;《急躁》一文,写出了一个男人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让妻子幸福、是否能够给她想要的生活而心情烦躁的各种情态;《悠扬的琴声》《四十年前的回忆》两篇小说,则写出了一个男人懂得经常回望初心、在一次次共同回顾那些美好的瞬间时,让爱情得以保鲜、常新。

文学的圣果并非轻易能够摘取。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四十年来,我从未间断文学创作,始终牢记自己心中的使命,怀着一腔憧憬和希冀,朝着前方,像沙漠中苦旅而神往绿洲的骆驼,跋涉在文学创作这条艰辛而神圣的道路上。在跋涉中寻觅,在寻觅中跋涉;寻觅是执着的追求,跋涉是坚毅的行动。

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港湾,那么,寻觅应是热爱文学的人前行的一束火焰。这种“众里寻她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精神,必将使你在寻寻觅觅中、蓦然回首时,终将发现灯火阑珊处的“她”。

2025-05-20 □ 冯清利 1 1 济源日报 c_124678.html 1 在寻觅中找到更好的人生之路——读赵宏欣中短篇小说集《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