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驿站

有惊无险的一幕

刘传俊

晨光熹微,我从院墙外杨树枝头的小鸟啁啾声中醒来。披衣起床的瞬间,一回想起昨天晚上所见“失火”的场景,心中仍有余悸。

清明节前夕,我从郑州回到了不常回去的老家——南阳市蒲山镇一个村庄小住。这个村庄,距北面的镇政府和南面的区政府所在地均有一定的距离。听说在湖北工作的发小也回来了,一日晚饭后,我便去看望闲聊。晚8点20分,我向他告别,回家忙自己的一些事情。当我将垃圾送往村里指定的垃圾点时,老远就听到左后侧噼里啪啦的响声。快过“清明”了,难道有人此时在放鞭炮祭奠先人,也许……我疑窦丛生。谁知到了垃圾点往左侧一看,竟见熊熊的火焰一个劲儿往上升腾,中间仍夹杂着噼啪响声。说是火光冲天也许有点过分,但这火势在这个不见一人的着火地点不免让我胆战心惊。束手无策的我,急忙拨打了有联系的三位村民的电话,但不巧的是都没有应答。火势不等人,救火要紧。我一边大喊,村北头失火了,一边迅即拨通了“110”报警电话。紧接着,几个电话接二连三打了过来,问询“失火”的具体位置和火势情况,我一一进行了回复,并说,快派消防车来,我到村路口去迎接当向导。

“失火”的地方位于村北寨外寨河沟北地边。这段寨河沟原本是很宽、很深的,但有人将其填平盖了房子,房子后空闲处堆放了一些碎木板、枯树枝、枯树叶之类的杂物。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火竟在此时燃烧了起来。一个骑电动车的小伙子从村里走过来说,晚7点的时候,他从这里路过,看到有滚滚浓烟,想不到竟会着这么大的火。从北面走过来的一个端着饭碗的大嫂与我搭话,我告诉她这里失火了,并说已报警。正在这时,听见有人说快提水,恍恍惚惚还可看到有用工具拍打火苗的身影。几番扑打,火势逐渐失去了威风。我心里默默祈祷,谢天谢地,终无大碍了。

估计消防车快要到了,我跑到村北的路上去迎接。见到消防队员,如同见了亲人。我说火势基本上控制住了,没有大事儿了。责任心、使命感极强的消防队队员一一从车上跳下来,踏过高低不平的沟岸,仔细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确认火源彻底熄灭了,才放心地消失在夜幕里。

晚9时许,一陌生的电话又打了过来,我一接听,她说是卧龙区消防救援站的。她再次确认了“失火”的具体地点后,又询问了其他一些情况,所谈均与消防有关,比如民房着火没有、是否造成了损失,等等。我与这位素昧平生的消防工作者,足足聊了半个小时。通过电话聊天,我可以想象得到,她是一个很有事业心、责任心的消防工作者,真的难能可贵。尽管我不知道她的名字。

我曾与她这样商谈,如果翌日区消防救援站就这次火灾事故制作出简单的宣传品,再次来到昨晚的失火地点,向村民现场说“消防”,让村民走亲访友时用亲身经历说说这个过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那么,让人们重视消防、提高消防的意识,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她无不赞成我这个提法。我更想说的是,消防知识的普及和消防宣传活动的开展,不能只局限于每年的消防宣传月,更不能局限于城市。消防宣传活动可灵活多样,让人们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消防”教育,增强“消防”意识。消防宣传活动应该走到乡下、走进村庄,常抓不懈,常抓常新,鞭策人们时刻绷紧“我为消防、我要消防”这根弦。特别是在春季,气候干燥,易燃物又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因此,在这个天干物燥又多风的季节,对于消防来说,绝不能漫不经心。杂乱物品,即便废弃不用了,也千万不要随心所欲点燃焚烧,不然,一旦酿成火灾事故,就追悔莫及了。

过去生活条件比较简陋,许多家庭使用的是易燃材料建造的房屋。现在生活条件和安全措施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用火、用电的渠道也多了,防火工作仍然是生活中的重要一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确保一方安全和财产不因“火”而受到任何损失,才是我们的共同企盼。

第二天上午十点半左右,住在村北寨外的一闫姓乡邻来家里闲坐。我们在院内最东面那棵桂花树下,边喝茶水边话家常。当我提到昨晚“失火”那一幕时,他也非常担心。他说失火现场的南边不远处就架有东西延伸的电线,幸亏发现得早,幸亏听到呼喊声有人走出家门来扑火……若不是及时发现,后果真不敢设想啊!防火,人人有责,时刻都不能掉以轻心。

防火意识心中植,安全生活我践行。我之所以记下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是想告诉读者朋友,要始终将“防火”二字牢记心间,从自我做起保护家园,绘就一幅辉煌的安全新诗篇。

2025-04-22 刘传俊 1 1 济源日报 c_123894.html 1 有惊无险的一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