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推动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高质量。坚持探索学科融合新路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将国家安全教育和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衔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国家安全教育成为拓展、延伸学科教学的重要素材和资源。
让国家安全元素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晨光熹微,愚公路公园的银杏叶在春风中摇曳,翠绿的叶片与“国家安全”立体雕塑相映成趣。这座承载着愚公移山精神的城市公园,在2024年完成了一场蜕变,原本常规的休闲步道化身国家安全教育长廊,竖立着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讲述反间防谍知识的展板,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市民的安全认知。
这样的场景,是济源将城市资源转化为教育载体的缩影。近年来,济源先后打造了5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展馆(主题公园),将生态景观与国家安全元素深度融合。此外,济源还打造了青少年国防教育展馆,通过文字、图片和军事武器模型等,增强青少年群体国防意识,提高国防素质,坚定爱国信念。
每到四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浪潮便会席卷济源全城。从太行山麓到蟒河之畔,从社区广场到校园操场,随处可见的国家安全元素将整座城市装点成“没有围墙的国家安全课堂”。
据统计,济源设置咨询台260余个,发放国家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为群众答疑解惑。相关人员发放国家安全宣传画册75000余份、宣传彩页60000余份等,积极营造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多维宣传 构建国家安全“铜墙铁壁”
发布“产城安全承诺”,组织企业代表签署安全责任书;发起“守护黄河生态”倡议,群众代表宣誓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小浪底库区生态巡查与生物入侵监测;在王屋山抗日旧址、杜八联革命纪念馆设置国家安全教育实景课堂……济源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紧扣“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定位,聚焦工业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等重点领域,通过开展“安全产城·守护愚公家园”系列活动,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原载于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