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大河之南、华夏腹地的河南省各地市近年来携手并肩、奋楫争先,不断创新形式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凝聚起全民护国安、卫山河的磅礴伟力,使国家安全理念如春风化雨,润泽人心,奏响中原大地的国家安全宣教强音。央广网河南频道携手各省辖市委办公室推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河南省各地市十年来精心谱写的“国安华章”。
央广网济源4月11日消息 济源,这座镶嵌在太行山与王屋山之间的古城,自古便是中原腹地的咽喉要道。济水之源的清流穿城而过,滋养着这片土地上千年文明,也孕育了济源人民对“守护”二字的深刻理解。济源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守护家园,以创新进取的精神捍卫根基。而今,当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春风吹拂中原大地,济源人将这份传承千年的守护精神,化作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宣教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强系统性推动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力量,构建“教育铸魂、文化浸润、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宣教体系,在拓宽宣教渠道上,坚持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安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进一步巩固。
让守护国家安全成为广大学子的青春实践
从“听故事”到“写故事”,从“台下看”到“台上演”,济源市沁园中学通过组织学生们自编自导“国安情景剧”,让国家安全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变成了可参与、可传播的青春实践。“我们坚持‘做中学’理念,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学生们自编自导的 ‘国安情景剧’在校园多平台上进行展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沁园中学校长马军说。
在济源市北海健康路小学,学生利用剪纸特色活动,创作出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剪纸画,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化作传递国家安全观念的“流动课堂”。还有济源市第四中学,依托校本课程,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泥塑艺术教育中,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