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打造“文史讲堂”,推动优秀文化深入人心;
组建文史研究员队伍,开展各项文史研究工作;
编撰济源记忆系列文史资料,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积极发挥委员作用,坚持“服务为民”送文化;
……
近年来,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政协文史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市政协关于“一委一品”建设的工作部署,立足自身优势,构建大文史格局,着力打造“文史之声”品牌,推动“一委一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助推济源文化更加出彩。
赓续文化根脉 引领品牌建设
从济水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讲到古人对济水的信仰和崇拜,再讲到济水祭祀文化;从全国济渎庙分布概况及成因,讲到济水之源文物资源分布状况,再讲到济渎庙所承载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1月18日,市政协“文史讲堂”邀请济源博物馆党支部书记胡成芳作《济水与济渎庙》专题讲座,为现场听众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文化长卷。
这是市政协文史委通过宣传和讲述济源文化知识,以文化人、凝聚共识,助推济源文化事业繁荣兴盛的精彩一幕,也是“文史之声”品牌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近年来,市政协文史委积极落实市政协党组关于“结对标”工作机制的要求,聚焦文化“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重要作用,谋划打造“文史讲堂”,以国学、济源历史文化、文学写作、摄影、书画、太极拳等内容为主题,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进机关、进高校、进企业、进镇办,向干部职工及界别群众进行专题授课和分享交流,通过活动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
截至目前,市政协已举办19期“文史讲堂”,听讲人员1500余人次,给予一致好评。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似潮,浩荡有形。通过定期举办“文史讲堂”,市政协推动“文史之声”品牌建设不断提质增效、再上台阶。
挖掘文史资料 提升品牌内涵
文化自信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文化底蕴的展示、文化底气的表达。
济源是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地上地下文物众多,历代名人名家辈出,又是革命老区,客观上为文史资料的挖掘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条件。近年来,市政协文史委立足自身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开展联谊交流,精心征编文史资料,有力促进了地方文化建设。
——编撰济源记忆系列文史资料。市政协文史委坚持“三亲”特色,推出《济源工业记忆》,征集收录文史资料53篇30余万字,弥补了济源至今没有《工业史》的缺憾。谋划实施《济源乡村记忆》,已征集稿件37篇,并在《济源日报》开设专版专栏,公开发表26篇,计划2025年结集出版。同时,通过向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委员工作室、镇(街道)基层协商议事室赠阅《济源工业记忆》800余套以及与外地市图书交流等形式,扩大文史资料工作影响,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参与上级政协各类文史资料协作征集,宣传济源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就。2017年以来,市政协文史委先后参与河南省政协《改革记忆》《黄河记忆》《乡村记忆》《科技记忆》等专题文史资料协作征集,积极征集、报送稿件。坚持向省政协文史馆推荐济源文化、文史类专题图书,为省政协文史馆馆藏添砖加瓦,生动呈现济源独特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
——组建文史研究员队伍,广泛吸纳各领域专家学者及文史爱好者,开展文史研究工作,传播济源优秀文化,积极撰写文史资料。市政协文史委组织开展“将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促进我市文物活化利用”议政会,对我市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提出真知灼见。举办济水文化研究交流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讲述济水历史文化、传承利用及保护。
……
文以载道,史以存真。市政协文史委不断深耕文史资料挖掘编撰,进一步提升了“文史之声”的品牌内涵。
开展文化服务 突出品牌特色
人民政协为人民。2024年,市政协面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加强履职‘服务为民’”的号召。市政协文史委积极响应,立足“文史之声”品牌优势,组织文艺界委员以读书、书法、绘画、歌唱等形式开展多样化文化服务活动。
——市政协常委、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维敬定期组织界别群众开展书法笔会等交流活动,并围绕“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等主题邀请相关委员、社区代表等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
——市政协委员、市太极拳协会会长苗运浩借助网络新媒体开设太极拳公益直播课,线上教授太极拳知识,积极推广太极拳文化。
——市政协委员、济源国风艺术学校校长郭振军积极参与省市级各类文化活动、公益活动20余次,策划“枫趣银话”沙龙活动,广泛宣传济源文化。
——市政协委员、市济渎路学校教师郭筱敏每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国画公益授课活动,教授群众国画基础理论和创作技巧。
——市政协委员、济源重生街舞俱乐部主理人燕南飞热心公益事业,定期走进社会福利中心、山区学校等,为老人和孩子带来文艺表演,并捐赠爱心物品。
——市政协委员卢国玉、成利军、姚永刚等一起策划运营“遇见沙龙”公益读书平台,举办“文明之旅”“水浒人物故事”“书法简史”“摄影瞬间”“白银文化”等各类沙龙活动100余期,有效增进了群众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
以文化人,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市政协文史委不断深化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凝聚思想共识,助力履职实践,充分彰显了“文史之声”品牌特色。
赓续文脉聚合力,传承薪火启新程。市政协将持之以恒铸文化之魂、兴文化之业,进一步唱响“文史之声”,弘扬优秀文化,延续城市文脉,为济源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注入更多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