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
近年来,济源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服务济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指导经济委员会着力推进“一委一品”建设,打造“一起想办法”协商工作品牌,广集众智、广谋良策,利用“小切口”做出“大文章”,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初步形成了“委员工作室建在产业链、委员力量聚在产业链”的鲜明特色,为经济、工商界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搭建新平台,更为推动济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建机制,推进常态化协商走深走实
“我们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将协商摆在更重要的位置,通过建立常态化协商机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协商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这是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郭红旗对常态化协商的解读。
“一起想办法”协商旨在市政协通过组织委员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收集企业在改革发展、经营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再通过召集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沟通协商提出解决思路,建立起为企业服务的绿色通道,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建立了“走访企业——发现收集问题——定期微协商”的工作机制,定于每月17日前后开展专题协商活动,尽政协之责、议发展之计、解企业之难,当好政企互通“连心桥”,奏响助企纾困“协”奏曲。
2023年,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调研走访中了解到,济源白银城投资公司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时尚产业园安装光伏屋顶、推动瓷银产品开发受阻的问题。经过详细了解,市政协组织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业信息和科技局以及沁园街道等进行商议,并向河大中试基地寻求支持帮助。在各方努力下,目前,济源人造钻石中试基地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安装设备5台,拉开了济源白银、瓷器、钻石结合开发首饰制品的新篇章。
同年8月中旬,河南恒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因为焦济高速修建,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无法办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了解情况后,组织示范区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五龙口镇、焦源高速和恒通化工集团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专题协商解决办法,最终找到政策依据,促使相关部门协助企业换证。
2024年4月,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到经开区、豫光集团走访调研时,发现豫光锌业、联创化工等企业和纳米产业园区等经开区东部片区面临着工业污水排放难题,迫切需要规划建设一个工业污水处理厂。在初步调研之后,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经开区相关部门、示范区住建局、工业信息和科技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相关企业负责人集体协商,寻找解决路径,提出意见建议。最终,示范区管委会确定由济源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筹资建设污水处理项目。目前,投资近2亿元、日处理污水1万吨的污水处理项目初设、环评、资金均已落实,预计今年3月开工建设,明年4月建成投用。
……
一场场接地气的协商会,一条条为工业发展提出的真知灼见,一件件为企解忧的实事好事,都是市政协高质量履职尽责、高效能服务发展的有力见证。
搭平台,凝聚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合力
民之所盼即是政协所向。
有色金属是济源的传统主导产业,推动其转型升级,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攀升,已成为济源上下的广泛共识。
如何为有色金属企业牵更多的线、搭更多的桥?市政协给出了答案——聚力打造“有色有声”委员工作室,以平台聚合力,以协商促发展。
在推进“一起想办法”协商工作品牌建设中,市政协坚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聚焦济源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需要,按照委员“发挥作用有平台、履行职责有载体、联系群众有渠道”的思路,成立有色金属行业委员工作室,最大限度地将委员聚集在产业链、委员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个人价值实现在产业链,共同助力解决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共性难题。
2024年6月,在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的支持与协助下,“有色有声”委员工作室在豫光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豫光、金利、万洋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和委员们,重点围绕济源有色金属企业避免内卷、抱团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坦诚、深入和极具建设性的讨论,共同研究解决副产品硫酸处置、废渣处置等行业“卡脖子”难题,原材料采购、废旧蓄电池溢价回收等过度内卷问题,商议解决产业链延伸项目的错位发展问题,助力济源有色金属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依托这一协商平台,市政协从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形成抱团发展的强大合力,并组织召开“有色金属产业联盟协商会议”,作为联盟实体运作之前的过渡性安排,先行研究最为紧迫、最为棘手的行业发展难题,力争率先取得实质性的工作进展和成效。
同年12月,为解决济源每年200多万吨工业硫酸滞销难题,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豫光、金利、万洋等有色金属企业及工业信息和示范区科技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共聚“有色有声”委员工作室,一起想办法、出主意,理清了依托大型物流企业、办理铁路危化品运输许可,外销四川乃至出口东南亚的思路,为解决工业硫酸滞销难题提供了方法路径,擘画了济源有色金属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的美好蓝图。
政协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参与、互利共赢。如今,“有色有声”委员工作室已经成为济源有色金属行业的“联络站”,变发展力量由“散”到“聚”,集资源优势由“零”为“整”。
下一步,市政协将持续建好用好“有色有声”委员工作室,夯实“一起想办法”协商工作品牌,从科技创新、链条互补、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协商、积极建言献策,真正实现“增共识、聚合力、兴产业、助发展”,为济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