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防止艾滋病的最后一道防线“艾滋病后悔药”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进行性的、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一、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HIV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病毒进入人体后,其基因信息会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大量复制。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CD4+T淋巴细胞会被大量破坏,导致人体免疫系统逐渐崩溃。当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功能时,人体就容易感染各种机会性致病菌,如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等,这些疾病在健康人群中一般不会发生或者病情很轻,但在艾滋病患者中可能会变得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二、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对于他们,应该做好医学管理,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体内病毒载量。

2.切断传播途径: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牙刷等可能会接触血液的物品,对于吸毒人群,推广使用清洁针具或者开展药物替代治疗等措施,对于感染HIV的孕妇,应该采取母婴阻断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对普通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在以上措施都错过或者失败后,还有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最后一道防线——“艾滋病后悔药”,即艾滋病毒暴露后预防疗法。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简称PEP)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在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易感染HIV的行为后,在72小时内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通常包括吸毒、异性多性伴及男性同性性行为等。暴露后预防又称暴露后阻断,有人形象称之为“吃后悔药”,意思是事前未加防范,事后补救。事后临时补救是暴露后预防的特点,而事前充分计划是暴露前预防的特点。

三、哪些人需要暴露后阻断?

未感染HIV,在过去72小时之内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的人发生未采取保护措施的阴道或肛门性交,或性交时安全套破损或脱落,或与上述人员共用针具吸毒,以及被上述人员性侵犯者等,均可考虑采用暴露后阻断措施预防HIV感染。

四、暴露后阻断药怎么用?

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易感染HIV的行为后,正确处理非常关键,评估暴露风险后,需PEP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在2h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在24h内,但不超过72h,连续服用28天。

暴露后阻断的成功率在80%以上。成功率和首次服药及时性及服药依从性有关,暴露后越早服药,阻断成功率越高,暴露后2小时内服药最佳,最长不应超过72小时。服药开始后,每天规律服药比经常漏服阻断效果好,若时间超过72小时,就不推荐服药了。

不管是暴露前预防还是暴露后预防,都不能擅自用药,要由医生进行全面评估,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再由医生确定用药方案,并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化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暴露前预防还是暴露后预防,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最重要的是一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交友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例如正确使用安全套、远离毒品、减少性伙伴等。

2024-12-19 1 1 济源日报 c_118592.html 1 防止艾滋病的最后一道防线“艾滋病后悔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