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王屋山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亲历记

□陈立新

2000年到2008年, 济源市在西部王屋山区建设了集中供水工程,让方圆1332平方公里内的山区人民用上了自来水。《经济日报》等媒体称“这种规模的山区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施工等在全国都堪称先例”,它不仅标志着济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也让山区饮水解困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当时,我受济源日报社指派,到下冶乡(2007年撤乡建镇)三教村驻村,并负责工程建设的报道工作,有幸亲历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那几年的所见所闻,是我70多年来人生经历中难以抹去的一段记忆。

8年时间建设的山区自来水工程

济源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山区面积 1332.4 平方公里。地处王屋山区的王屋、邵原、下冶、大峪4个乡镇,面积占全市的67.8 %,年均降水量较低,属严重缺水地区。

20世纪70年代,济源人民在王屋山区崇山峻岭中奋战近10年,修建了王屋山、鳌背山、天坛山3座水库,并通过干支渠将库水从深山引出,初步解决了山区农田灌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

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山区发展,山区群众迫切要求加强水资源供应,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1993年起,济源人就开始议论利用已有的水库和干支渠道,在山区建设自来水工程。党政部门接收到社情民意,也开始非正式地论证、筹划这一事宜。当时,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议论归议论,筹划归筹划,一直未变成实际行动。

到了2000年,在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中,济源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在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三大灌溉工程的基础上,立即着手建设饮水工程,让山区群众也尽早用上自来水。

随后用8年时间建设的王屋山区集中供水工程,包括三个大项目和三个小项目:

三个大项目,一是总投资2600万元的王屋山供水工程,以王屋山水库为水源,利用原有干支渠,通过铺设1500公里输水管道,让王屋、下冶、大峪(西半部)3个镇71个村的6.6万人和6.8万头牲畜用上自来水;二是总投资1700万元的布袋沟供水工程,以布袋沟、鳌背山水库为水源,通过铺设600公里输水管道,让邵原镇43个村的3.5万人和2.4万头大牲畜用上自来水;三是总投资4340万元的天坛山供水工程,以天坛山水库为水源,也通过铺设输水管道的办法,让承留(一部)、大峪(东部)、王屋(西部)3个乡镇31个村3.47万人用上自来水。

三个小项目,是指以黄河水为水源的坡池提水工程、原头提水工程,以废煤井井下泉水为水源的探马庄提水工程,总投资307万元。它们是对上述三大自来水工程的补充,目标是让尚未覆盖到的山岭区8个村8300口人用上自来水。

各方人士尽心竭力

最先开工的是工程量最大的王屋山供水工程,2000年5月28日开工,2002年4月26日竣工通水。

市委、市政府对这一山区饮水工程特别重视,除了立即从当时还不宽裕的财政中拿出1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还于2001年7月4日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以市委副书记张凤有等3位市领导为副组长,以8个职能局委负责人、4个山区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的王屋山供水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主任由局长张杰兼任,副主任由副局长刘根胜兼任。随着三大工程先后建设,领导小组后来又相继改名为布袋沟供水工程领导小组、天坛山供水工程领导小组,一直运行到2008年12月整个山区集中供水工程结束。

市水利局抽调人员组成工程指挥部,从工程开工的那一天起,张杰、刘根胜与水利局工程科科长高克宏等就吃住在工地,盯着工程进展情况。2001年12月,由于过度劳累,加之山区降雪,气温降到零下14℃,指挥部30余名干部中有27人被流感折磨过,最多时一天有6人卧床输液,但输液针头一拔,照样上工地。时任王屋山水库管理所所长王生军,眼底出血,视力下降,仍带病工作,顾不得上医院检查。

在王屋山供水工程施工期间,市里还从各机关抽调61名优秀干部进驻61个村,协助开展工作。被抽调的干部进村后,白天和乡村干部在工地上协调指挥施工,夜里走进农民家里,一家一户落实入户管道的资金准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王屋山供水工程得到了省水利厅、财政厅等单位的积极援助,更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济源市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动员全市机关干部捐款,先后捐资300余万元。市直各单位还为工地送去了大量的水泥、水管、瓷砖等建设物资和生活物资,广大干部职工和驻济部队官兵还多次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当时,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琇在王屋乡(2008年撤乡建镇)愚公村驻村。她迅速将王屋山供水工程开工的消息通报给学院,学院教职工们很快为愚公村捐资5000元。

当时,济源市委、市政府有一个老干部咨询组,成员中的李传清、郭俊、李昌凡等离退休干部,都曾参与过引沁济蟒等水利工程建设或担任过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职务。虽然都已近80岁高龄,但他们一直关注着工程进展情况。在工程筹备阶段,他们积极献计献策;工程开工后,他们多次到工地看望施工人员;得知工程资金紧张,他们不仅四处张罗,还多次解囊,仅集体捐助活动就开展了两次。

各级领导重视支持工程建设

2001年6月28日,时任河南省副省长王明义到王屋山供水工程工地视察。在听取了济源市副市长田国强的汇报后,他指出,王屋山供水工程是一项造福山区群众的大工程,是济源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一定要千方百计把工程建设好,早日解决山区群众的饮水问题。就在这次调研之后,王明义协调省直有关部门,为工程解决了1300万元资金。

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于2001年11月20日、2002年8月20日,在王屋山供水工程建设期间和竣工通水后,先后两次莅临工地视察、指导工作,对济源市解决山区人畜饮水困难的决心和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要求高标准建好、用好这项工程,为全省做出示范。

2002年4月13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在省政协副主席姚如学等陪同下,来到王屋山供水工程工地视察。张思卿听取工程介绍后,对济源市党政主要领导说,王屋山供水工程是济源人民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办的一件大事、实事,是一项民心工程,体现了党的宗旨。他还挥笔为工程题词:“高山供水为人民,世辈企盼今成真。”

2002年4月26日,王屋山供水工程竣工通水。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政协主席林英海等出席了王屋山供水工程竣工典礼和布袋沟供水工程开工奠基仪式。李克强省长发来贺信,对王屋山供水工程竣工通水表示祝贺,希望济源人民继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再接再厉,顽强拼搏,把济源建设得更加美好。

一线人员奋力拼搏

5月末6月初,本是农民满怀喜悦收获夏粮的季节。可2001年连续几个月的大旱,让山区的十几万亩小麦大面积减产或绝收。

同时,因为王屋山供水工程的主管道是在原水库总干渠渠底埋设的,主管道铺设工程不完工,水库就不能往总干渠开闸放水, 山区群众和牲畜饮水也遇到严重困难。

一边是群众盼水如命,一边是水库水满外溢,不能发挥作用。此情此景让工程组织者和施工人员心急如焚,他们时刻关注着旱情的发展,思考着如何尽早完成主管道铺设。

2001年6月1日,我以记者身份到王屋山供水工程指挥部采访,见到了坐镇指挥的水利局局长张杰。他介绍说:自来水主管道总长15774米,要全部铺设在总干渠渠底,因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加上电力缺乏,施工非常艰难。按原计划,主管道要在6月20日前完成焊接,7月底完成铺设。为早日让总干渠恢复使用以应对干旱,5月25日,市领导带领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解决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挥部随即调整计划,争取提前40天完成主管道铺设任务。

上午10时许,我们来到王屋山供水工程主管道铺设工程工地。吉普车在一个叫白后沟的地方停下来,那里是一个管道钢管中转站,停着许多汽车和拖拉机。带路的高克宏告诉我,由于交通条件差,12米长的钢管无法直接运抵施工现场,只能采取“三步运输法”,先用汽车把钢管运到这里,由电焊工将其切割成几小段,再用拖拉机运到渠道旁边,最后用车轴被截短、车宽被改窄的特制平板车,沿沟漕把钢管运送到铺设现场,再行焊接、铺设。整个工程用钢管2629根,都是靠这“三步运输法”运送的。

上午11时许,我们到达管道铺设现场之一的总干渠渠首2号洞,猫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地进到洞中。山洞总宽度不到2米,在渠道底部开挖了一条宽1米左右的沟槽,用来铺设输水钢管。因为有些设备无法进场,施工人员只好用撬杠将钢管橇起来,用木杠做支架使其悬空,然后再行焊接。钢管焊接后,质检人员要钻进管子里,在内壁上刷一层煤油,通过观察煤油渗出情况来确认焊接质量。直径 0.4米的管子,质检员怎么能钻得进去?我们正觉得不可思议时,看到一个浑身沾满油污的中年人从管道里爬出来。他叫白捆柱。白捆柱说他每天要涂抹二十七八根管子,在管内工作10个小时以上。

“哟!那里边还住有人呢!”不知是谁惊叫一声。那是总干渠中段的一个渡槽,渡槽的主跨两端共有4个桥孔。附近的施工人员就住在这些桥孔里,挤不进桥孔的,就干脆睡在石龛下。在这里,我们见到了高级工程师顾三林。他已经64岁,是工程总监理。按说总监理手下还有监理,监理都是年轻人,让他们在现场就行了,可老顾不放心,每天打着手电筒要钻一二十个涵洞,跑10多公里路程。

我们还碰上了许多20世纪70年代参加过王屋山水库建设的“老水利”。他们每天吃住在工地上,负责各个工段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等工作,从4月22日主管道开工铺设以来,不少人连家都没有回过。

晚上7时许,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沸腾的王屋山供水工程工地。虽然渐行渐远,但电焊工脸前飞起的电焊火花仍在我的眼前时隐时现,干部民工们“一定如期完成任务”的铿锵有力的话语仍在我耳际回响。

当地干部群众大力配合

山区各乡(镇)党委、政府都把供水工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相应成立了工程指挥部,由乡(镇)长任指挥长,采取班子成员包管理区、一般干部包村的办法。市、乡驻村干部进村后,都在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

我所派驻的下冶乡三教村,有30多个自然村。王屋山供水工程主管道有5公里从该村经过,其中有1/5要进行石方开挖,入村、入组、入户的管道还有1万多米,需要村里筹集资金10余万元。该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2001年7月班子成员调整后,情况虽有好转,但开展工作的难度仍相当大。

那年10月29日,下冶乡派乡综治办副主任赵发展进驻三教村。他一进村就拉上我,到刚上任3个来月的村党支部书记程传安家,了解村班子成员和居民组干部的情况,随后又与村委会主任座谈。

通过深入了解,我们基本摸清了该村的情况:因为在15个居民组中,有5个居民组组长撂挑子,村干部对组织工程施工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为解决这5个居民组“群龙无首”的问题,赵发展和村干部一户一户地做工作,各户思想工作做通后,就趁热打铁,召开居民组全体居民会议统一思想。那段时间,赵发展和村干部们经常工作到凌晨。

工作成效也很快显现:11月7日,村里召开居民组组长会议,有6个居民组组长因外出打工缺席,他们的妻子作为代表参加了会议,两天后这6个居民组长就全部赶了回来。我记得西头居民组是11月10日早上开的全体会,全组31户人家,有26户是在家的妇女参加的。当天夜里,妻子们就给各自的丈夫打电话,第二天下午男人们一个不少地都赶回来村里。

11月11日上午,王屋山供水工程三教村施工段主管槽要动工开挖,村里要求群众上午10点前到工地,而不少村民在7点就到场了。这个总人口只有1200人的村子,有 700人上了工地。他们中,既有年近八旬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孩子。村民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驻村干部赵发展尽职尽责工作的感激,赵发展也深受感动,自掏腰包买来瓜子和糖果发给大家,表示感谢。

在三教村,除了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全力以赴抓这项工作,还有一位当时已年近古稀的老支部书记卢广祥。卢广祥说,他在职的时候没有解决好群众的吃水问题,现在要补上这一课。他除了到各居民组协调工作,还和程传安一起筹集资金。2002年的大年二十九,他们还在市里的有关部门之间奔波。

在王屋山区集中供水工程各项目施工期间,像这样令人钦佩的乡村干部、通情达理的乡亲和他们让人动情的故事,比比皆是。

喜出望外的人们

坡池、探马庄提水工程2000年12月6日竣工,王屋山供水工程2002年4月26日竣工,原头提水工程2002年5月22日竣工,布袋沟供水工程2003年5月1日竣工,天坛山供水工程2008年12月28日竣工。每一项工程竣工通水,现场都有响彻云霄的鞭炮声、欢呼声,都有无数人流下喜出望外的泪水。每一项工程的竣工通水,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区域与饮水困难时代的告别,与清冽甘甜自来水相伴的新生活的开始。

我的老家在下冶乡的原西岭村(1999年因小浪底库区蓄水搬迁),我对山区过去的饮水难状况,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当时,山区缺水人口占80%,人畜饮水主要靠池、塘、窖储水以及山泉、溪水,取水往返路程少则三四公里,多则七八公里,凡有水源之处,每天取水之人络绎不绝。若遇特大干旱,河塘干涸,就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买水吃。有些偏僻的村组,常因缺水造成学生停课,甚至举家投亲靠友逃“水荒”。就下冶乡来说,人畜饮水最为困难的当数坡池、陶山和原头3个村。其中,坡池、陶山尤其突出,自古就有“有女不嫁坡池和陶山”之说。

为解决山区群众饮水困难,20世纪50年代,济源县委、县政府倡导过打水窖蓄积雨水的工作,各村都打了不少水窖、水窑。但用水窖、水窑蓄积雨水,要看老天的脸色,蓄的水跟金子一样金贵,所以又有“宁舍一口馍,不舍一口水”之说。

遇上干旱少雨年份,水窖、水窑就成了摆设。20世纪70年代,县里又提出“高山水利化”口号,建设了王屋山、鳌背山、天坛山三大灌溉工程,在灌溉农田的同时,采用“长藤结瓜”的方式,在水渠沿线修建蓄水池和水窖、水窑,水库开闸放水时蓄水,供群众挑水、拉水,部分缓解了人畜饮水问题。三大工程建设历时近10年,山区群众除了在工地上出力流汗,还有近百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就在王屋山水库灌溉工程工地上干了5年,从普通民工干到民工排排长、民工连连长,因为有写作特长,后来成为指挥部宣传干事。当时,工程竣工时选出10位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材料大多出自我手。所以直到如今,那些为工程建设做出巨大付出的人们的身影和牺牲在工地上的战友们的事迹,我还记忆犹新。

有这样一段等水、盼水和为水而战历史的山区人,当自来水实实在在来到眼前,怎能不流下喜出望外的眼泪呢!

2000年12月6日,坡池村自来水竣工通水,当欢呼声响起的时候,村民张怀勇流了泪。这是我第二次见他落泪。2000年2月,来济源上任不久的新市长到坡池村调研,我随同采访。市长问当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怀勇:“搞蓄水工程,比如修建蓄水池、打水井可以吗?”张怀勇一听,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头低下了,眼圈红了。原来,市长问到了他的伤心处。张怀勇干了28年村干部,一直为水操心,为水伤心。他担任生产大队大队长时,听说打水窑蓄雨水可以解决吃水问题,就领着大伙打了840个,平均每户3个,可天不下雨,到哪里去蓄水呢?1969年冬,王屋山水库动工兴建,他带领全村青壮年劳力轮番上阵,有6人因工致残、1人牺牲,但因坡池地势太高又过于偏僻,最终没有引来水。从1994年开始,他又领着乡亲们打水井,乡亲们把卖粮食卖鸡蛋的钱都拿了出来,连打了3眼,每口井深都在300米以上,钱花了十几万元,到头来还是没能打出水。如今,甘甜的自来水终于流进了每家每户,他咋能不激动流泪呢!

2002年4月26日,当来自王屋山水库的水从水龙头哗哗流出的时候,王屋乡柏木洼村50多岁的王山柱也哭了。王山柱当年也是王屋山水库施工队的队员。1974年夏季,一场大雨让施工中的王屋山水库大坝底部的导流洞库区一侧的洞口堵塞,库区水位急剧升高,施工不能正常进行。如果水位继续上涨,漫过坝顶,损失会更大。疏通导流洞,迫在眉睫。在这关键时刻,施工队指导员宋新奇带领李治温、王山柱等人,从大坝外侧钻进导流洞,开始向库区一侧的洞口挖掘清理。用这样的办法去疏通导流洞,库区的高压水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迎面冲过来,是非常危险的,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正在挖掘期间,一声巨响,库区的水在巨大的压力下喷涌而出,不仅将洞内的施工人员冲了出来,就连在洞口待命轮岗的施工队员也被全部冲倒。这次事故轻重伤员共有8人,伤势最重的是宋新奇、李治温、王山柱等人。他们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王屋卫生院的病床上。如今,他们亲手建设的王屋山水库的水流进了家家户户,而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宋新奇、李治温,却因积劳成疾已经逝去,没能见到这一幕,这让王山柱怎么能不百感交集呢!

供水工程引发的文化现象

首先,是新闻热:供水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受到国家和省内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当年做过宣传的中央新闻单位,就有15家之多。其中,中央电视台2001年11月27日、2002年5月17日,对供水工程进行过两次报道;新华社2002年2月27日、4月18日先后发表了两篇报道;《人民日报》2002年4月16日、4月27日先后发表《王屋山:关于水的报告》《昔日愚公移山,今朝愚公引水——王屋山人喝上自来水》,报道了工程建设情况和竣工通水盛况;《经济日报》2002年5月8日刊发了《老愚公移山,新愚公引水——河南济源市王屋山供水工程竣工纪事》长篇通讯;《农民日报》2002年5月11日发表了《王屋山“愚公移水”的故事》。省内《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及《大河报》《河南科技报》等,跟踪报道过工程建设情况。在2008年12月 29日最后一个工程竣工通水之际,《河南日报》发表了《济源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消息。

其次,是楹联热:供水工程每一个项目竣工通水,当地群众都要张贴楹联。这些楹联,有表达喜庆心情的,如“乐哈哈庆通水,喜洋洋跟党走”;有歌颂党群关系的,如“水声笑声声声醉人,党心民心心心相印”;有称赞干部作风的,如“闻百姓用水难书记落泪,引清泉进家园万民欢腾”;有颂扬愚公移山精神的,如“老愚公移山,新愚公引水”,等等。

最后,是改名、树碑纪念热:黄河岸边横岭山上建的提灌站,将黄河水变为家家户户的自来水后,下冶石槽、坡池、陶山、南岩头和前凹等村的乡亲们,提议把横岭山改称“公仆山”,并在山顶树碑纪念,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像这样的事情,当时也发生过许多。

(本文作者陈立新,1950年生,下冶镇人。历任王屋山水库工程施工连连长、指挥部宣传干事,下冶乡企业管理办公室秘书,乡政府办公室秘书,县乡镇企业局办公室秘书,县工艺美术厂、农机修造厂副厂长,下冶乡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济源日报社记者部主任等,2010年退休。)

2024-10-22 □陈立新 1 1 济源日报 c_116518.html 1 王屋山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亲历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