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运营商推出了越来越多样的手机话费套餐,供用户选择。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原本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套餐,办理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一些消费者想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套餐至更低档位时遇到了阻碍。
办理降档遭遇“踢皮球”
小云告诉记者,两年来,她一直使用某运营商推出的一款119元套餐,每月可享20GB国内通用流量、300分钟国内通话及300M家用宽带。由于不再需要绑定宽带,她想将目前使用的套餐更改为价格更低的套餐。拨通电话后,人工客服让小云先将宽带无线猫退还至线下营业厅,再办理资费降档。
“在线下营业厅,工作人员告诉我,营业厅没有权限更改价格更低的套餐,让我联系电话客服。结果,电话客服也说自己没有权限更改,让我等反馈。”就这样,小云经历了反复的沟通和等待,最终选择拨打政务热线投诉。“上午投诉,下午客服就回电办理了。”但此时距离小云最初申请更改套餐已经过去快1个月了。
“更换价格更贵的套餐时,通过APP、电话、短信等方式即可办理。但是更换价格低的套餐时,则需要联系专员处理。有的消费者甚至会遭遇线上客服、线下营业厅轮番‘踢皮球’。”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上半年,电信服务投诉量为31437件,同比增长92.56%,套餐升级容易降级难是投诉的主要问题之一。
除了流程繁琐、遭遇推诿、办理时间冗长等情况,记者在网络投诉平台搜索发现,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电信运营商客服会以升级服务为由引导办理新的套餐。用户由于种种原因发现新套餐不合适后,想改回原套餐,过程同样艰难。
“本来以为升级套餐后,流量更加优惠,后来发现我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流量。客服推销套餐时,承诺到期可以降档。但是,当我要求降档时,客服却开始拖延,要么只来电6秒,要么直接发信息说我没有接电话。”7月,浙江的消费者陈女士欲将每月38元的套餐降为28元的套餐。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一通电话可以解决的问题却耗费了6天时间,最后还是以投诉方式才成功办理。
想要“保号”无奈找代办
“找客服、投诉都试过了,要么说没权限,要么就是让我去线下营业厅,过了一个星期还是没办成。”近日,广东的赖先生欲将129元的套餐更换为8元“保号”套餐,多次碰壁。
赖先生所说的8元“保号”套餐,是电信运营商推出的一款最低价位套餐,月租只有8元,且可以使用通话、流量,因此被戏称为“保号”套餐。不过,这款套餐办理起来并不容易。不少消费者在投诉平台称自己在办理套餐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投诉后,才能成功。
在尝试“保号”的过程中,赖先生发现网购平台有专门帮助更改套餐的代办业务。“反正价格也不贵,我就想试一试,结果下单后第二天回访电话就打来了,确认后就顺利办好了。”赖先生说。
“全国更改,8元套餐,降低资费。”在网购平台,搜索“保号”后,相关商品十分醒目,记者观察到,销量较高的代办店铺销售过万单,24小时内就有超400人购买。
通过咨询商家,记者得知,所谓的代办服务其实就是商家代替消费者投诉,办理过程中需要提供手机号码、验证码等,接听回访电话。
“‘保号’代办业务通常需要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存在隐私信息被非法采集、利用、泄露的可能。”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赜提醒,找人代办“保号”套餐,虽然有效,但也要注意其中的风险。
升档降档应提供同样的办理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虽然不会直接拒绝用户更改价格更低的套餐的要求,但是在流程、环节和手续方面,可能设置重重障碍,给用户制造诸多麻烦;另一方面,通过投诉、代办等方式,用户往往能成功改办价格更低的套餐。
“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感受到的是运营商服务的低效与不便。究其原因,还是运营商在用户保有量及整体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做出的不当行为。”王赜表示,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由选择手机话费套餐,升级容易降级难不仅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及公平交易权,还违背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的原则。
事实上,关于便捷手机套餐资费调整的要求早就有了。2022年,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信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便捷业务变更和解除,确保无协议约定的用户在同等条件下自由选择在售业务或套餐,为套餐降档与升档提供同样的办理方式。
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认为,电信服务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重要的民生服务业之一,相关经营者应当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质量,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反馈。同时,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大对电信行业的监管和治理力度。
(时斓娜 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