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精心绘制“三张图”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本报记者 史丽娜

汛期,是深入排查隐患、筑牢安全屏障的关键时刻。近期,示范区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场汛期安全隐患集中排查行动,以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全力守护济源道路安全畅通。

在骄阳与雨水的交织中,连续多日,示范区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身着反光背心,手持测量仪器,穿梭在济源的国省干线公路上,对每一处可能威胁道路安全通行的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

经过多日努力,他们不仅精准锁定了11处易积水点、28座重点桥梁以及78处潜在风险点的具体位置,还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为这些隐患点一一“画像”,并将排查结果转化为一张张生动直观的地图——“汛期积水点分布图”“重点桥梁监控图”与“承灾体风险点图”。

在“汛期积水点分布图”上,城市低洼地带与排水不畅区域被清晰地标注出来,为汛期应急排水、交通疏导及人员疏散提供了科学依据。

“重点桥梁监控图”则覆盖了济源国省干线公路的所有关键桥梁。图上不仅标注了桥梁的具体位置,还明确了每座桥梁的“守护人”及其联系方式。这些“守护人”将按照“三管三应三落实”要求,实行“一人一桥”责任制,确保涉洪桥梁安然度汛。

“承灾体风险点图”则像是一本详尽的风险评估手册。工作人员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交通流量等多种因素,对承灾体(如护墙、高边坡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估。图上,那些潜在的风险点被一一标注出来,并按照风险等级被划分为不同颜色。一二级风险点将作为重点进行监控。这不仅让防汛人员能够准确掌握风险点的分布情况,还为他们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

“这三张图,就像是我们的‘防汛宝典’,让防汛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效率更高。”一位参与绘制工作的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说。

对地图上标注的积水点进行改造,对隐患路段的边沟进行清理,开挖排水口……随着“三张图”的完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依据图表中的信息,制定了更为精细的防汛应急预案,实现了防汛防灾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从粗放管理迈向精细治理。

在这场与汛期的较量中,示范区交通运输局以实际行动,绘就了守护安全、畅通无阻的动人画卷。“我们将以此次排查与‘三张图’绘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强化部门联动,确保汛期道路通行安全,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心、顺畅。”示范区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科科长王建波表示。

2024-08-17 本报记者 史丽娜 1 1 济源日报 c_114530.html 1 精心绘制“三张图”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