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济源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示范区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讯(记者 张佩佩)大力发展蔬菜种业,大葱与甘蓝制种采收面积达80%;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药王孙思邈文化博物馆;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计划建设的28个项目中,已完成投资2773万元……7月2日,记者从示范区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济源立足小切口,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蔬菜种业振兴行动。济源新发展制种基地1.03万亩,总面积达5.93万亩;成功举办第二届种业菜花节活动,与中原农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中原农谷(济源)蔬菜制种基地”;充分发挥洋葱分子育种实验室研发功能,初步筛选出适合早熟优质洋葱杂交组合6个。目前,白菜、萝卜种子已采收结束,大葱与甘蓝种子采收面积达80%,预计制种蔬菜总产量达450万公斤,总产值近3亿元。

冬凌草产业培育行动。出台冬凌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新发展种植面积1998亩,建设完成药王孙思邈文化博物馆,正在建设年处理15000吨怀药提取浓缩车间项目;成功申报省中原学者工作站研发平台,联手中原学者,全力开展冬凌草高端产品研究,助推豫药创新发展;与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持续推动冬凌草产业发展壮大。

乡村建设“15320”行动。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谋划项目28个,完成投资2773万元;创新花石组团模式,联合设立党总支,打造党建联盟,实现共同发展。建立美学顾问制度,基本完成大沟河村“悠然山居”康养民宿示范项目、大沟河微民宿集群项目、清涧水韵二期工程、承留铁路展厅博物馆产业发展项目、森林乡村示范村提升项目;5个区域农业公园建设已与市、镇两级乡村振兴示范带有机融合;3个特色小镇,整体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续建、新建的20个休闲旅游村庄,已开工建设17个。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整治农村空闲地、老旧发黑墙体、残垣断壁、堆积垃圾、农村黑臭水体、农村“三线”、干线绿化带等为重点,完成空闲地治理171处、老旧发黑墙体治理8.35万平方米、残垣断壁治理119处;完成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造林1620亩,退化林修复2410亩,点播造林970亩;完成8个森林乡村示范村创建;完成五龙口镇里河村科学绿化示范点困难地造林1000亩;完成立城村涝河、三湖嘉园水沟等5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农村一体化供水提升行动。坡头镇集中供水工程目前完成厂区主体建设、设备试水及绿化工作,管网建设完成76%;蟒河口水库供水工程完成帷幕灌浆118.1千米,累计完成98%,260平洞回填灌浆完成17.1%;进水闸、出水池、泵站完成10%,管网完成85%;济源东部集中供水工程厂区建筑物主体结构全部完工,二次结构完成60%,管网铺设完成32.5千米。

“四好农村路”扩面行动。改造完成农村公路27公里,危桥改造完成2座,实施安全防护工程20公里;已完成10条县道、95条重要乡道的“一路一码”安装;“千灯万带”平交道口隐患整治工作已排查完毕,目前正对10个学校的平交道口开展整治。

农村集体经济消薄行动。以2023年度示范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村为主要消除对象,“一村一策”制定28个薄弱村消薄方案;利用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500余万元,谋划项目8个。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非法集资宣传,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整治;持续做好合作社异常名录移出工作;做好家庭农场“一码通”申请赋码和“随手记”软件推广使用工作;12家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190家家庭农场完成赋码。

农村干部素质提升行动。组织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参加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和党组织书记党纪学习教育培训,培训1200余人次;对部分村“五星”支部创建情况、滥挂牌清理情况、村干部在岗履职情况等进行调研,督促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进一步强化对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对16个镇(街道)的部分村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文明家园建设行动。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节目创演比赛、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征集、乡风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展演等活动;成立农村移风易俗领域问题排查集中整治工作专班,指导525个村(居)把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实现“五会”组织全覆盖;省级新闻媒体宣传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等56篇,举办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20场次,在文明济源公众号开设“榜样天天见”专栏,展播“中国好人”先进事迹19期。

2024-07-04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济源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1 1 济源日报 c_112421.html 1 示范区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