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晨光,透过鲜嫩的树叶,如同金色瀑布洒落大地,洋溢在我的脸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游历北京大学。
从学校东门进入北大校园后,转过一条小路,著名的未名湖便徐徐揭开了面纱。整个未名湖呈U形,好似一把优雅的竖琴。湖畔静卧的石舫,是它纤细的琴弦;湖中自在的野鸭,是它飘出的音符;岸边点缀着的花神庙,是它精美的琴饰。
绕过未名湖,往北走几百米,从绿树灌木中缓缓现出真容的是北大中文系的小院。站在院外,远远地便能看见大门上高悬的“中文”二字。不时可以看见三三两两、青春靓丽的学子,听着他们的讨论声缓步走进院内,映入眼帘的是刻着“斯文在兹”的一块巨石。透过窗棂,还能看到教授办公室内书架上那一排排书籍。一阵清风吹来,花草和树叶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中文系所见所闻,就像一位老者用他那厚重而质朴的声音把整个中华文化史为我们娓娓道来。循着文化的气息,我来到了李大钊像前。看着眼前的李大钊像,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眼前绿地和灌木变成了炮火连天的战场,那虫鸣鸟叫的声音仿佛是炮火的尖啸,我好像也成了北大的学子。李大钊教授在台上正慷慨激昂地演讲,拼尽全力去唤醒万千迷茫的灵魂,为了革命事业他大声疾呼,“民族兴亡,匹夫有责”!他的眼里,有着坚定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游历北大,似乎漫步于江南水乡,又似游赏于故宫,更似穿梭于历史长河中。站在“北京大学”的牌匾之下,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不易;体会到了最高学府严谨中的亲切包容;更悟到了我们要自强不息、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