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助老是近年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轵城镇牛家庄村积极探索养老、助老新模式,筹建养老服务中心,以每天一至两元的“共餐服务”,托起村内老人交流娱乐、分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每天临近中午,牛家庄70岁及以上老人都会从家中走出,来到养老服务中心,享受“共餐服务”。
“有杂面条、卤面、咸米饭、饺子,种类很多。今天吃的是咸米饭,好吃。”说起村里提供的“共餐服务”,今年74岁的牛芳花老人满脸幸福。餐厅内,两盆高大的幸福树翠绿发亮,五张圆餐桌古朴典雅,橱柜内的餐具摆放整齐。
中午11点半准时开饭,牛芳花和其他用餐老人开始排队,咸米饭的香气透过厨房窗口不断飘出,勾起大家的食欲。厨师张爱国,有着30多年的从业经验。对于每位老人的用餐量,他谙熟于心,每次打饭都恰到好处,让老人吃饱吃好又不超量,“老人吃得好,健健康康不生病,才能生活得幸福”。帮厨牛玉民,常年在外做生意,年纪大了回到村里居住,听说村里搞“共餐服务”,就热心帮忙,出谋划策。他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村里的宝服务,我心甘情愿,责无旁贷。”
牛家庄是拆迁安置村,2012年底原村拆迁,整体搬进济东安置小区。从村居到小区,从红砖青瓦到高楼大厦……这样的变化,年轻人和小孩子很喜欢,但对老年人来说,有点“麻烦”。
“以前出门,都是去见老朋友;现在不行了,各家各户都住在楼上,找人说话很不方便。”今年78岁的牛占江老人谈起刚搬进小区时的境遇,十分惆怅。
牛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牛文峰分析,白天,年轻人去上班,小孩子去上学,家中只剩下老人,无人作伴。加上老人居住在不同楼层,见面不像以前那样方便,加深了老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怎么办?经过商议,2021年,村里出资设立了养老服务中心。“中心设置有休息室、卫生室,还有可健身、练字、下棋的娱乐室。”牛家庄村监委委员牛德奎介绍。
与此同时,村里还筹划提供就餐服务,吸引更多老人来养老服务中心。
这一做法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牛家庄村搬迁后,村集体有约80亩的土地,依靠土地租金和小区临街门面房租金收入,一年有将近50万元的进项。在去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网络募捐活动”中,该村共募捐善款4.3万元,专项用于村中养老事业发展。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