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栉风沐雨八十载 砥砺奋进新征程

——中共济源市委党校80年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冯淑娟

玉川大地,钟灵毓秀。

1944年5月,在济源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的土地上,中共济源市委党校的前身——济源县委党员训练班在思礼竹园沟成立。

80年风雨兼程,80年砥砺奋进。

在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市委坚强领导下,中共济源市委党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和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履责、勇担使命,充分发挥了教育培训党员干部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市委党校多年蝉联示范区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并被评为河南省省辖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办学质量优秀单位。

80年,始终坚守党校初心,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80年来,市委党校始终高扬党的旗帜,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济源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和新时代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源县委党员训练班成立后,在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艰苦条件下,举办训练班,组织宣传队,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为党的解放事业培养骨干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更名后的济源县委党校配合县委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形势任务和生产建设教育,认真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97年省委省政府对济源实行直管体制后,市委党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正规化学习、主体班培训以及函授学历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济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校事业也迎来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在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苗春芳说。

市委党校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和“四个必须”重大要求,把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为根本价值追求,把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作为主责主业,把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作为光荣使命,把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作为基本方针和重要遵循,牢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升政治站位、积极担当作为,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挥了干部培训、理论阐释、思想引领、决策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下转第三版)

2024-05-27 ——中共济源市委党校80年发展纪实 1 1 济源日报 c_110854.html 1 栉风沐雨八十载 砥砺奋进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