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

中医反射疗法呵护女性健康

女性健康不仅关系到其自身身体健康,还关系其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除了要保持好心情、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体检,适当运动,还可以通过对双足的望、闻、问、切,诊断出相应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障碍,运用中华足反射疗法的施术刺激,与人体各器官进行对话,对确诊的有问题器官的阳性反应物进行化解,恢复各器官功能的平衡,从而达到自我治疗、自我康复的效果。

子宫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后跟内侧,内踝后下方的三角区域。

外观:此反射区应是稍凹陷的,用指端点按应碰到骨面,不应有厚的肉垫,凹陷周围应光滑均匀,不应高低不平,凸起、饱满、平坦都为异常。也不应出现水肿或淤血。如有则应考虑子宫病变。子宫反射区的前1/4为子宫颈,此处如有颗粒,见于宫颈炎、宫颈糜烂、避孕器反应、子宫脱垂等。子宫反射区的后3/4区域为子宫体,此处如有较软的块状物,多为子宫肌瘤、占位性病变、子宫位置不正、痛经等。

作用:按摩子宫反射区,可以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修复病变部位。

卵巢反射区

位置:足后跟外侧,外踝后下方,跟骨跟腱前方的三角形区域。

外观:此反射区皮下骨面光滑,但不平坦,故检查时应用指腹。如遇到颗粒,可为附件炎、盆腔炎、盆腔结核、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如遇到块状物,多为卵巢囊肿。如有不孕症或性功能障碍者,此反射区有明显的触痛。此反射区如无外伤而出现片状淤血,多为慢性妇科疾患,心、肺、肾功能不正常时,此反射区有明显的触痛。

作用:按摩卵巢反射区,可以改善卵巢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修复病变部位。

胸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背第二、三、四趾后方,即第二、三、四趾骨所形成的一片状区域。

外观:用双手拇指指腹推按此反射区,如感觉如水泡样,多见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咳嗽、气短等。如遇颗粒感,常见于胸、肺和肋软骨的炎症,肺结核的钙化灶,乳腺炎等。如遇到条索,多见于患过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胸部做过手术者和支气管扩张患者等。如遇到块状物,主要见于乳腺肿瘤和肺部肿瘤。此反射区如出现水肿,多见于心、肺和肾功能异常,如肺气肿、肺心病、肺癌、慢性肾炎或长期患妇科病等。胸反射区凸起可能有胸闷、气短、心肺功能不良等。女性注意有无乳腺增生或炎症。

作用:按摩胸反射区,可以改善胸部器官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修复病变部位。

阴道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斜向后上方延伸至舟骨与距骨之间缝的一带状区域。

作用:按摩阴道反射区,可以改善阴道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修复病变部位。

甲状腺和垂体反射区

甲状腺位置:位于双足底,第一、第二趾间缝向后延伸,再转向内侧,呈弧形带状包围着第1跖骨小头。

垂体位置:双足踇趾趾腹的中央。

作用:按摩甲状腺和垂体反射区,可调节内分泌功能,维持和促进相应器官的生长发育。

下身淋巴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背踝部,内踝的前下方凹陷处。

作用:按摩下身淋巴反射区,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肝反射区

位置:右足底第4趾、第5趾尖缝垂直延长线与第5跖骨小头水平线的交点附近区域。

作用:按摩肝反射区可以缓解症状,调畅气机。

诊断出双足对应反射区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障碍,施术刺激时,要注意施术手法:以拇指的指腹或指端施力,根据需要使用轻重不同的力度。保健时做3~5次,治疗时根据需要而定。术后需服温开水300~500mL。

(薛建勇)

2024-03-20 1 1 济源日报 c_108512.html 1 中医反射疗法呵护女性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