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对结核病认识的几个误区

(接上期)

误区四:没有症状了,就是结核病治好了?

由于抗结核药物有特效,绝大部分人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消失,但还没有彻底治愈。有些病人就以为结核病已经好了,便停止服药。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如不按医嘱,擅自停药或减药;间断服药;或症状、胸片一有好转就停药,没有坚持完成全疗程;或用药不合理,有50%左右治疗失败及少数病情严重病人可导致死亡。这不仅使得治疗失败率高,复发率也高,同时极容易使细菌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同时治疗效果很差,成为久治不愈的慢性传染源,一些病人还可能传播耐药菌,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不合理不彻底化疗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结核病只有合理彻底化疗才可治愈约95%以上的病人,治疗失败(指继续排菌)仅为3%左右。

误区五:只要凭X线胸片或CT就可以诊断结核病了?

有许多疾病可以在肺部表现出相类似的阴影。相仿的阴影可能是不同的疾病造成的,仅仅凭X线片或CT片是很难确诊的,即使是结核病,是否为活动性或传染性肺结核,也不能确定。痰内查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是治疗的重点。痰菌检查也是考核治疗效果的最好指标。化疗是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痰结核菌检查简便易行,价廉,准确性较高。定期做痰结核菌检查观察细菌改变,如应用化疗后细菌减少或消失,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标志,反之则表示化疗未发挥作用甚至治疗失败,需要改变药物以增强疗效。因此,对有可疑肺结核症状的,应及时化验痰。对在治疗的病人,应遵守医生规定按时送合格的痰标本检查。

误区六:得了结核病,可以到任何医院看病?

目前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管理等已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技术规范,只有严格执行这套技术规范,才能治好并控制结核病。结核病防治所是控制结核病的专业机构,医务人员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掌握现代的诊疗方法,使病人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并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负责到底,直到痊愈。因此我国规定,怀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除少数急重症病人外),均应转至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或指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实行“归口管理”。切不要听信社会传言,寻觅“偏方、验方”而贻误大好治疗时机。

误区七:受感染后肯定会发病?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病,主要受到感染结核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差则容易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少数感染者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以后任何时候发病。发病的概率大约在10%左右。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

误区八:结核病是治不好的病?

随着有效药物的不断推出,肺结核病已是可以治愈的病。得了肺结核病要与结防专业机构的医生合作,按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接受医务人员的监督,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全疗程。

2024-03-14 1 1 济源日报 c_108311.html 1 对结核病认识的几个误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