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驿站

栽树的那个人

杨红苏

老家西边有一条弯曲的小河,如一个温柔的臂弯守护着小小的村庄。沿着长长的河堤是一大片荒芜的空闲地,只有长风和阳光在那里自由穿梭。在我童年时,父亲最喜欢在那片空地上栽树,尤其钟爱槐树。

一个初春的早晨,父亲的衣服被露水打湿了,就像被一场倾盆大雨彻底淋透。他沉重地扛回一大捆青灰色的小树苗,如同抱着自己的孩子。他的目光温柔地抚摸着树苗根部湿润的泥土,每一棵树枝都散发着早春的气息。原来,他凌晨四点就从家里出发,步行十多公里到一个小山上,特意挖了这些槐树苗,然后扛回家。

吃过早饭后,父亲让我一起去栽树。他先用铁锨挖树坑,每挖一锨土,都会抬起头,眼睛就像河水一样清澈。树坑挖好后,父亲哼着小曲下到河边去挑水。我站在堤上,目光追逐着他的身影。父亲挑着水艰难地爬坡。他弓着的身体被风推搡得摇摆不定,水桶里的水也随之晃动,晃碎了许多落进去的阳光。他喘着粗气,好像背负着千斤重物。原来,栽树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

水灌进树坑后,父亲让我扶稳树干,他开始填土。每填一锨土,我的手就随树干颤动一下。他放下铁锨,绕着已填满土的地方走了一圈,笑着说:“一定要把树苗扶正啊,歪了就不好成活。”最后一次填土后,他在树坑周围堆起一个大圆盘,方便以后给树浇水和施肥。

我站在树下,看着这些纤弱矮小的树苗,有些甚至比我个子还矮。 “这么小的树苗,什么时候才能长成大树呢?”我疑惑地问。父亲转过身,对我笑着说:“有苗不愁长嘛!它们迟早会长成大树!”他弯下腰,开始给树苗浇水。我也用木瓢舀起河水,父亲教我不要浪费水。我看着水流入树坑,慢慢渗进土里,一丝喜悦照进我的心里。

可是,由于干旱,栽下的槐树苗成活不到三分之一。父亲说,树木要“三分栽,七分养”。因此,他又补栽了一些树苗,隔几天到河里挑水浇灌,确保充分浇透;对于萌芽了的树苗,他又给每棵树施肥并覆盖一层细土。我从未见过父亲如此关心一群树苗。有一天,父亲看到树苗底部长满了杂草。他迅速拿起锄头将杂草除尽,似乎谁影响了树苗生长,就要跟谁作“斗争”,坚决不放过。

每年春天,父亲都会进行植树活动。他先后栽了柳树、杨树和枣树。从最初的几十棵、几百棵,逐渐发展成了一片小树林。随着栽下的树苗增多,河堤上的风沙逐渐减少,整个村子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宜人。

春天,柳树吐纳新芽,小树林里溢满了阵阵鸟鸣;夏天,一串串香甜的槐花牵绊住村民的脚步和目光;秋天,树林明亮的色彩装点了整个村庄。这时,笑意流淌在父亲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里。他眯着眼睛,神情像孩童般纯净,目光抚过那片树林,也抚过无数个过往的岁月。

父亲说:“闲来没事时,我最喜欢栽树了。每栽一棵树,我这心里就多了一份盼头儿。”多年以后,村子里出了好几个大学生,包括我和弟弟在内,父亲又咧嘴笑了。

“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人间炎热无来处,赢得轩窗分外清。”如今,三十多年过去。父亲和他曾栽种的那些树都老了,可它们依然在风中摇曳,在阳光下青翠葱茏,默默守护着这片家园。而父亲的目光依然清澈如昔,依然守护着他朴素而珍贵的岁月。

2024-03-13 杨红苏 1 1 济源日报 c_108269.html 1 栽树的那个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