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防城港的魅力就在于一半在山,一半在水。山海交响,陆海统筹,一座因山因水而生、以山水而乐的城市。
广西版“棉花堡”网红温泉就深藏在防城港上思县的大山里。这个温泉叫十万大山布透温泉。我们一路开车前往十万大山里。下车后,仿佛来到一个世外桃源,温泉四周被绿色的植物包围着。走进温泉山庄,我们即刻被这里的美景惊呆了。与水池相映成趣,一条小河从水池中流淌而下,构成了一座精致的小桥。凉亭、水潭,到处充满了诗意,整体的布局别出心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让人赏心悦目。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层林叠翠。山虽然不是很高,山顶上却是烟云缭绕,仿佛入仙境一般。大家迫不及待走到网红温泉前,远望一层又一层的瀑布,仿佛是在城堡上铺满了棉花一般,走近才会发现是一池一池的蓝色泉水,原来这就是人们传说的网红打卡地温泉叠瀑景观。层层叠叠的泉水很是壮观,因为温泉水是蓝色的,也被称为蓝泉。在这里泡温泉,欣赏温泉叠瀑景观真的很惬意,那美丽的蓝色叠瀑甚至给了我们一种置身圣托里尼的浪漫感。
布透温泉的水质很好,即使不作任何处理都可以直接饮用。在这个地方,负氧的浓度达到了50000个/立方厘米,可谓“在山上生活一日,在外面生活一年”。据说它还是全国第一个天然矿泉。出于好奇心,我询问景区工作人员“布透”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工作人员告诉我,“布透”是当地的状语,“布”是井,“透”是温暖,加在一起就是暖和的。哦,原来如此。
八
在防城港旅居的十几天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交通秩序。
到达防城港的第二天,我们从红树林健康步道徒步到白鹭公园,再返回到西湾大道与和谐街交叉路口,看到该路口并没有设置红绿灯。但当有行人从斑马线上行走时,过往的车辆都能自觉停车,让行人先行通过。这让我对防城港的司机刮目相看。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和同伴在大街上行走,或在海岸线散步,留意观察了一下,看到大多数司机经过道路交叉口或转弯处会减速让行。有一次,我和老卫、卢冰等几人在步行街用完餐返回宾馆,行至百味楼附近那个路口。司机见我们三个人从人行道过来要穿越马路,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停下来,示意让我们先过,弄得我们也不好意思。我们站在路边慌忙示意让司机先行。可是,司机师傅摆摆手,还是让我们过去了他才通过斑马线。
那天,从簕山古渔村回来,晚上在当地一家河南饭馆吃饭。出于好奇,同老乡聊起当地斑马线前车让人一事。饭店老板说:“我来防城港生活十几年了,以前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少,最近几年,政府倡导文明礼让,和谐畅通,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司机和市民素质都得到了提高,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便越来越多了。”的确如此,每当过马路看到司机们停车招手让我们先过去时,心里特别温暖。防城港车辆礼让行人的行为,不仅让本地人安全受益,也让我们这些来到防城港的外地人领略到一种大爱和温暖。
一次打车去世博园,途中,与出租车司机交流,又谈到车让行人一事。司机师傅说:“我也是外地人,刚来防城港时还有点不习惯,后来看到绝大多数司机能遵守规则,礼让行人,自然而然我也就形成了这种习惯。每次经过路口斑马线时,都会提前减速。如果看到有行人要过马路,就会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
除此之外,我们在防城港旅居十几天,无论是在街市闹区,还是在海湾大道,没有见到过一个交警在执勤,反而行人和机动车都这么守规矩。
在下榻的宾馆,我向徐经理询问,防城港的大街上为什么见不到一个警察,交通秩序还这么好?徐经理说:“防城港是个移民城市,外地人口要比本地人多。前些年,交通秩序比较混乱,乱闯红灯的,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的,比比皆是,市民曾一度抱怨。后来,市政府加大城市交通秩序整顿,倡导文明出行,杜绝占道经营,礼让行人从自身做起。慢慢地,人们的文明意识也增强了,闯红灯横穿马路的现象也少多了。”后来,还听当地人讲,党政机关为了把整治交通秩序落到实处,将文明出行、礼让行人当做一项考核指标,对体制内公职人员,违章的车辆和司机记录在册,一经发现,轻的取消年终评先,重的给予纪律处分,甚至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一项考核内容。
防城港在城市管理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如为禁止车辆乱停乱放,政府开放公共资源,整合闲置空地,规划停车场,且不收停车费,既不影响交通,又做到秩序井然。在防城港十几天里,所到之处,不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都停放得整整齐齐。这不光是防城港人文明素质的体现,也给我们视觉上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宁。人行横道不仅是一条生命线,更是一道文明线。一条斑马线,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暖和文明,礼让的每一个细节,都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感受到和谐与美好。礼让斑马线逐渐成为防城港市的一道亮丽、文明的风景线。也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不管是外地的,还是当地市民,都能感到更加温暖。
此外,在防城港旅居的十几天,除过舒适的温度,美丽的风景,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当我们在公园游玩,海滩上漫步时,时常会有人主动与我们交流,告诉我们有关当地故事和历史,并认真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或疑惑。这种真诚互动,让我们感到宾至如归,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地方的市井万象。
人生就是一次次体验,就是一次次修行。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是铁律,也是抉择。晩年养生千万条,随心所欲心情好。总之,这次防城港之行,不说收获满满,倒也安然自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