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铆足干劲“项”前冲——示范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刘永芳

春潮涌动,发展如虹。

3月1日,示范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工业富联科技(济源)产能提升(进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园B区)项目现场举行。随着一声“开工”号令,总投资1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的16个重大项目争相“起跑”,在奋进的春天里播下高质量发展的希望。

提振开局之势、踏实开局之步、展现开局之为。开工仪式结束后,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庄建球,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张宏义分别带队深入项目建设一线,通过现场观摩的方式,检验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竞相发展的喜人成果,感受全区上下共谋发展的信心和干劲。

有对比,才能看到差距;争高低,才能激发干劲。16个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团成员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一路评,在观摩中找差距、学经验,在交流中理思路、鼓干劲,全力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为全力奋战新年项目建设“开门红”积蓄强大力量。

倾听拔节之音,感受澎湃动能。观摩中,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动能足、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加速崛起,充分释放出示范区抢抓新质生产力重要赛道的信号。

位于经开区的碳捕集产业园项目基于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市场服务等设计理念,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协同固废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重卡换电试点和配套储能、微藻生物经济开发、碳交易服务平台等捕碳、减碳项目,着力打造全国第一个“零碳负碳”示范园区。

位于五龙口镇的济源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三期建设项目以纳米新材料研发、中试放大、工程验证、成果转化熟化等为主要功能,为技术、市场或资金处于初创阶段中的纳米新兴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和公共研发条件,力争成为小微企业向创新型企业的转化平台、杂化材料生产基地和高技术辐射中心。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登山赛”,新质生产力则是当之无愧的“制高点”,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

在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示范区始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适应和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下转第二版)

2024-03-02 本报记者 刘永芳 1 1 济源日报 c_107903.html 1 铆足干劲“项”前冲——示范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侧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