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稳健前行’济源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民生温度 幸福刻度

本报记者 史丽娜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

2023年,示范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期盼,兜牢民生底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养老等问题入手,为民生保障不断“加码”,让发展指标更有“幸福指数”,发展成果更有“民生含量”,人民生活更有“幸福质感”。

聚焦重点,干好“民生大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承载着群众沉甸甸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

“以前遇到雨雪天气不敢出门,现在出行、洗澡、上厕所都比较方便,再也不用担心会滑倒。”在五龙口镇逯村,患有腿部残疾的66岁独居老人任占元家里,新装上的防滑垫、淋浴椅、多功能手杖等助老器具,让他享受到了家庭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

“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是2023年济源承担的省定民生实事之一。2023年,示范区民政部门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为主要目标,通过筛查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将全区46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列为适老化改造对象,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对卧室、卫生间、老年用品配置等8个基础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帮助特殊困难老年人防范化解居家养老安全风险,让他们自在生活、“无碍”生活,安享幸福晚年。

翻开2023年的“民生项目答卷”:2023年,济源创建了4所“社区医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方便、快捷、实惠、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改造提升超期服役道路和背街小巷,畅通城市道路“微循环”,提升群众出行便捷度;建设270余座蔬菜制种育苗大棚,实施蔬菜种业振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市级智慧养老调度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首家医养康养机构老年公寓,推动街道、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全覆盖,打造10个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济源养老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截至2023年12月底,2023年济源承担的省重点民生实事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十件民生实事均已如期完成。

从建设惠民工程到强化医疗保障,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惠民工程建设,一项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增进了民生福祉,提升了城市品质,推动着济源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倾听民声,办好“关键小事”

虽然2023年的冬天依旧寒冷,但天坛街道南白涧居委会的居民们却感受到了“温暖”。原来,南白涧居委会成为环城路以外第一个实现集中供暖的居委会,使得居民们度过了一个“暖冬”。

(下转第二版)

2024-02-29 本报记者 史丽娜 “‘稳健前行’济源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1 1 济源日报 c_107820.html 1 民生温度 幸福刻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