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转型发展开辟企业增长“新航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适应市场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济源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推动动能转换提档升级,助力企业持续增强实力。作为企业的坚强后盾和贴心“娘家人”,示范区工科委精准施策、科学指导,全力以赴助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河南巨力钢丝绳制造有限公司就是这一转型升级战略部署的受益者之一。“在工科委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积极采用无害化原料和清洁生产工艺以及光伏绿色能源,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绿色工厂。”河南巨力钢丝绳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汉周自豪地说,“绿色、低碳、清洁、循环”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还大幅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产业链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示范区工科委深谙此道,不仅出台了培育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还逐链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攻坚。
——在传统产业方面,通过金利铅基多金属、济钢二期炼铁装备大型化技术改造、金源氢化20万吨/年苯加氢等重大转型项目的带动,有色、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焕发新的生机。
——在新兴产业方面,示范区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孵化园二期投用,三期开工建设,一系列新兴企业有序进驻、开工投产,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这里培育壮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未来产业方面,济源作为河南最大的氢能供应基地,金源氢化立足于此,持续打造氢能产业生态集群。华申电源与西交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作项目正筹备建设中试基地。这标志着未来产业已在济源抢滩布局,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动能转换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始终受到示范区工科委重点关注。通过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据统计,2023年,济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5.9%,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0.6%、26.9%。
这一数据的提升,正是示范区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动能转换提档升级的有力证明。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济源创建了2家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2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个省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示范区工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帮助更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准服务护航企业“稳航行”
2023年12月20日,河南金源氢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济源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在你们的热情服务下,公司附近路段的排水改造圆满完成,有效保障了公司量产高峰期的稳定生产。”富联科技(济源)有限公司专门向示范区工科委送来感谢信。
金利集团党委副书记王万富对示范区工科委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正因为有你们的大力协助,项目推进中的土地、用电等难题才得以顺利解决。”
……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这是示范区工科委始终坚守的信念。示范区“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从炎炎夏日到漫天风雪,广大助企干部变身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员”、问题“协调员”,深入项目工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千方百计解难题、提效能、办实事。这种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正是济源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济源“万人助万企”活动包联企业达到750家。2023年,济源围绕破解企业用工、产销、金融等难题举办“四项对接”活动162场。
济源不仅注重企业的当前发展,更着眼于长远未来。创新开展的“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正是济源加速打造工业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示范区领导直接包联培育库企业,建立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机制,同时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全力推动工业企业梯次培育,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目前培育库企业营收增长面达到59%,3家企业成功晋档。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示范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豫光集团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和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3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实力持续增强。
展望未来,工业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示范区工科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军华表示,示范区工科委将坚决扛牢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重点产业链培育,推进数智赋能,推动绿色发展,以“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培育壮大企业,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态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实现动能转换,推动济源科技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济源实践贡献工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