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示范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本报记者 刘永芳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月23日,示范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号召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定信心、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勇争先,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而团结奋斗。

去年,济源“三农”工作干了啥

会议指出,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示范区党工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粮食安全的底线,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良好态势。

粮食生产稳定增收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努力克服极端天气不利影响,以秋补夏,济源秋粮产量同比增长3.8%,粮食总产量达到2.4亿公斤。

乡村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治理,“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承留镇和良安新村、曾庄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名单。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谋划实施产业项目38个、投资5700万元,推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外出务工2532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23591元,增长13%。

乡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7%、居全省第1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6%、居全省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719元,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7.1%。

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

建成洋葱育种分子实验室,新发展基地面积1.3万亩,总面积达4.9万亩,惠及1.2万农户。

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9%,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9.5%,2镇6村入选省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名单。

今年,济源“三农”工作怎么干

会议指出,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切实抓好“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任务落实,聚焦重点发力、多措并举施策,全面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两个确保”

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首先要把底线守住,基本盘不能出问题。

“三个提升”

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

“两个强化”

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2024年,济源涉农经济指标预期目标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均在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确保位于全省第一方阵;粮食产量2.4亿公斤。

如何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

示范区谋划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力争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实施蔬菜种业振兴行动

持之以恒发展壮大蔬菜制种产业,每年新发展1万亩以上,力争2025年蔬菜种业面积达6万亩、年产值5亿元以上。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以国家洋葱杂交育种“卡脖子”工程为重点,着力培育具有“济源芯”的突破性新品种,争取建成中原农谷发展的联动区,全力办好第二届种业菜花节暨蔬菜种业论坛。

实施冬凌草产业培育行动

深化以冬凌草为代表的中药产业布局,突出“济源冬凌草”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品牌,培育壮大冬凌草产业基地,打造克井冬凌草产业小镇。推动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组建专家研发团队,加快推进怀药技术研发中心、怀药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标准化种植、新药研制、冷链仓储全产业链体系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15320”行动

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力争创建1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5个区域农业公园,新打造3个特色小镇,新建续建20个休闲旅游村庄。创新乡村运营模式,乡村旅游、景区旅游相融合,支持乡村CEO、乡村造梦师等对村庄进行整村运营,使“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五星”支部创建、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结合起来,共同谋划、一体推进。持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切实让村庄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深入贯彻落实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实施沿黄生态廊道、科学绿化示范点等重点工程,努力打造更多沿黄干流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

实施农村一体化供水提升行动

持续改善农村供水条件,加大北部、南部岭区供水工程管理运营力度,加快推进蟒河口水库供水工程、坡头镇集中供水工程、东部集中供水工程、经开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着力从根本上解决供水保障能力不足、供水不稳定等问题,实现农村供水同网同质同管理同服务。

实施“四好农村路”扩面行动

巩固提升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成果,推动区域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转变。持续改造提升农村公路,加快推进安防工程、亮化工程,积极推进“一路一码、扫码识途、畅行济源”信息化工程,开展大连线、卫留线等精品旅游公路创建工作,真正让“四好农村路”成为旅游路、富民路。

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行动

探索多种发展模式,盘活村集体原有的各类闲置房产,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类实体,采取镇村联合、村村联合、村企联合、村社共建等方法联合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落实企业帮扶计划,开展增收晋级、擂台赛等活动,每年扶持一批集体经济薄弱村项目,力争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

以国家、省、市示范社三级联创和省、市示范家庭农场创建为抓手,强化示范引领,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基本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的方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以此提高生产效益、确保农民利益。

实施农村干部素质提升行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深化“五星”支部创建,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堡垒工程”和“头雁工程”,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带头人能力,每年对农村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持续开展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选培树推活动。以农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为重点,及时调整充实村级后备力量。

实施文明家园建设行动

不断拓展阵地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居等末梢延伸,精心培育和精准打造济源文明实践品牌。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特殊群体,设计和扶持一批有生命力的文明实践项目,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增加有效服务供给。广泛开展“推进和美乡村 建设文明家园”主题实践活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2024-02-24 ——示范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1 1 济源日报 c_107704.html 1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