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银行卡的广泛使用和新型支付工具的普及,支付方式日趋多样化、便捷化,但与资金收付相关的违法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如何正确使用电子支付,保护自身财产安全,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每个人的必修课。
什么是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指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之间使用安全电子手段把支付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安全地送到银行或相应的处理机构,用来实现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的行为。电子支付以其安全、便捷、高效、实惠的特点,正在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子支付有哪些?
1.网上银行
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客户提供查询、转账、在线支付等金融服务。客户只要登录银行的官方网站,选择功能模块,就能办理相应的金融业务。
2.手机银行
银行依托移动通信网络,为客户提供查询、转账、缴费等金融服务。客户只要下载银行手机客户端(即应用程序),按照功能提示,就能办理相应的金融业务。
3.电话银行
银行通过电话自助语音或人工服务应答方式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4.移动支付
支付机构为收款人和付款人提供网上支付等资金转账的服务,如微信支付、支付宝付款等。
5.条码支付
消费者通过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生成条码供别人扫描,或扫描商户的条码,便可完成支付。
怎样确保支付安全?
1.不下载山寨软件
使用银行或者支付机构提供的各类安全软件产品,勿随意下载安装手机应用。银行及支付软件须从官网上下载安装,切勿点击不明链接或他人发送的链接、文件。
2.动态密码勿泄漏
不要随意将动态密码提供给他人,不限于银行工作人员或警方。
3.证件卡号别泄漏
不轻易给他人提供证件卡号,别在不知名网站上预留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
4.不明WIFI不连接
不使用公共WIFI进行支付,不要轻易扫描二维码,避免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病毒。
5.及时挂失防盗刷
一旦发现自己的账户异常或是银行卡丢失,可以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到银行营业厅或打客服电话及时申请挂失。
(交通银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