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2023年,示范区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违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举债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及统计造假等问题专项整治,督促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强化对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636个,核查酒驾醉驾赌博问题143个、私车公养问题32个,释放了露头就打、从严执纪的强烈信号。推动修订婚丧喜庆事宜、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管理制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次次专项整治的推进,使济源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集中到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
科技赋能体系健全,制度笼子扎得更紧更牢
过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方式主要是查办案件。如何破解主动监督这一难题?随着“清廉济源”数字监督平台的上线,济源实现了“人在干、云在算”和“云支持、人跟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督新模式。
“清廉济源”数字监督平台上线一年多来,建立6类86个监督模型,核实问题数据2.6万条,累计追缴资金2472万元,全面提升了监督的穿透力、精准性、实效性。
体制机制的完善和科技手段的赋能,让济源反腐败的铁拳攥得更紧、威力更大。
2023年,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持续推动 “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形成牵头部门“条上领”、监督检查部门“块上抓”、“室组地巡”协作联动的监督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健全“镇案市审”“交叉办案”“一案一评查”等制度,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三化”建设成效初显,优质案件率增长28%;提级监督50个村(居)“三资”,着力打造清廉村(社区)182个;大数据监督平台及时公开公示“三资”、“三务”、民生政策等相关内容,对惠民政策执行不力、民生资金分配不均等问题可以“一键举报”,形成村(社区)信息录入、镇(街道)审核发布、群众查询举报、纪委核实督改的闭环链条。
厚植廉洁文化土壤,崇廉尚洁氛围日趋浓厚
2023年6月29日,以家风文化为主题,以愚公移山精神为主线,以廉洁文化为底色,集家风展示、警示教育、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济源·中华愚公清廉家风馆”开馆。
“济源·中华愚公清廉家风馆”开馆7个月以来,接待省内外参观团队438批1.6万余人次;先后荣获“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称号;挂牌“63880部队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家风馆已成为清廉济源的鲜明标识。
清廉济源建设,既要塑形,又要铸魂。
2023年,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倾力打造5条各具特色、廉旅融合的廉洁主题文旅线路;在178个清廉阵地中择优选取18个廉洁文化示范点,以青年纪检监察干部为宣讲员拍摄宣传片,点击量超16万人次;在全省首创“清廉城市手绘地图”并举行发布仪式,形成“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廉洁文化阵地集群……处处廉景、步步廉音,济源的廉洁文化阵地更加多元,廉洁文化已成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触手可及、俯拾皆是的日常元素。
八廉同创,更让“廉花”开满济源。
3254个清廉单元(家庭)示范点、104个特色样板单元,培育省级示范点7个,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日报社开展清廉政治生态建设研究,先后举办“济水清风·中原廉文化”研讨会、“清廉建设·济源论坛”,6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莅济指导,为清廉济源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征程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木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的一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忠诚履职、踔厉奋发,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清廉济源政治生态示范区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济源实践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