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又新。
回望2023年,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在省纪委监委和示范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以建设清廉济源政治生态示范区为主题,以一体推进“三不腐”为方针,稳扎稳打、抓纲带目,清廉建设在纵深推进中得到夯实,政治生态在正本清源中得到涵养,清风正气在济源大地持续激扬。
——这一年,清廉建设闯出新路、示范先行。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清廉建设研究中心”,建成全省唯一实现数智化运行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系统,初步探索出一条理论和实践相互支撑、具有济源特色的清廉建设新路,在清廉河南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这一年,服务发展担当善为、有力有效。坚持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小切口、大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专项整治,进一步形成党组织有威信、干部有干劲、发展有活力、群众有信心的工作局面。
——这一年,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协调小组有效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巩固深化,信息技术、留置场所保障水平得到提升,全区反腐败工作合力持续增强,实战练兵、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力度不断加大,重点领域腐败得到有效清除,不正之风得到有力遏制。
固本强基锻造队伍,铁军金字招牌成色更足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一年来,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扎实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以严肃教育纯洁思想,以严格整顿纯洁组织,用忘我工作体现绝对忠诚,用动真碰硬彰显担当作为,书写了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铁军风采。
——强化政治建设。纪委常委会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高质量开展“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带头讲主题党课、作廉政报告,以上率下铸魂增智、正风促干取得明显成效。及时主动向省纪委监委和示范区党工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大案件、重要工作206次。突出政治标准,完成监察官等级首次确定工作。
——强化能力建设。坚持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开展“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学纪律”全员培训,实行领导领学、分班研学、个人自学、检查督学“四学联动”,实施年轻干部双导师帮带制,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严格落实“13710”制度,持续用好“六问”工作法,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和业务本领。
——强化廉洁建设。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五个专项整治”,查改问题547个,出台内部管控、行为规范等制度25项,以建章立制促进严管严治、常态长效。
政治监督坚定有力,全力护航中心保障大局
重点围绕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强力推进涉矿问题、违法占用耕地问题等专项治理,立案查处15人,以铁纪守护绿水青山;围绕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深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打出“纪检干部跟流程”,驻点监督、专项巡察、社会评议、执纪问责“组合拳”,推动解决企业难题225个,以优化营商“软环境”助力“硬发展”;抓实省委巡视整改,围绕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或配合的整改任务,制定整改措施,常态督导、定期研判、对账销号。
围绕中心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有所作为。
2023年,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紧盯党中央、省委和示范区党工委的部署要求,制定《2023年度政治监督重点事项清单》,明确6个方面20项监督事项,项目式监督、台账式管理、清单式落实,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重拳整治重点行业领域腐败问题的同时,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坚持执纪为民,扎实开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领域集中整治。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1个,核查清理劳务派遣滞留款、追回失业保险等民生资金406万元。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动整改突出问题46项。
持续擦亮用好巡察利剑。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深化政治巡察,对23家区直机关单位进行常规巡察,发现问题1011个,移交问题线索127件。同时,对营商环境、政法系统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专项巡察,坚持边巡边查、边巡边改,以“脚踏实地”推动巡察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
驰而不息抓作风,打好反腐败斗争持久战
全区纪检监察组织立案234件、同比增长8.8%,全面消除基层“零办案”,处分170人……一组组有力的数据,彰显着过去一年示范区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决心和态度。
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以零容忍的决心态度推进反腐败斗争。(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