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23年12月22日,在河南金利金锌有限公司锌成品车间,记者看到智能化控制设备高效运转,机械手臂自动旋转,将一块块锌锭成品精准摆放到传送带上。这些锌锭成品经过码垛、打捆之后,就会被运往全国各地。
作为有色金属传统优势产业中的重点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价值链跃升、产业链优化、竞争力重塑。
“金利自主研发设计的铅基多金属固废协同强化冶炼产业化示范及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特点是‘铅锌联产、系统互补、吃干榨净’,可将省内重有色冶炼企业产出的危废直接变废为宝,实现固废资源化、可利用化。”河南金利金锌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王冬冬说。
无独有偶。济源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以绿色、高端、智能为改革主线,建成全球首条利用钢渣在水泥窑“捕碳”生产线,填补了工业化利用钢渣捕集水泥窑烟气CO2制备固碳辅助性胶凝材料与低碳水泥的空白,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灵魂,科技是基础,循环是主线。在济源,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依托钢铁、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走出一条“资源—产品—废弃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路径,实现工业“含金量”“含绿量”同频共振。
按照“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的原则,示范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跑前沿新材料、碳捕集、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不断充盈制造业血脉,让济源工业经济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抓项目 扩投资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日前,记者来到万洋年产15万吨锌基材料绿色智造项目施工现场,火热的建设场景扑面而来。
据了解,万洋年产15万吨锌基材料绿色智造项目位于济源经开区,总投资32亿元,占地600亩。项目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大型流态化焙烧技术,电积采取大极板,浸出渣采用火法回收工艺,同时配套综合回收系统,可大幅提高金属尤其是稀贵金属的回收率,实现固废最大程度资源化、减量化,对做强做优有色冶炼主业、实现铅锌冶炼互补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以来,示范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抓紧抓牢“三个一批”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为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也是济源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生命线。示范区强化服务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早餐会、周调度、项目专班、专员服务、分片观摩等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服务,实现全要素保障、全周期管理,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据统计,2023年,示范区共实施重点项目185个,总投资1348亿元。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济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济源经济发展必将质量更高、韧性更强、后劲更足。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新时代新征程,示范区将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