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稳健前行’济源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城有文明气自华——济源以高水平精神文明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本报记者 刘永芳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示范区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勇于开拓创新,狠抓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即日起,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推出“‘稳健前行’济源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盘点总结2023年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成果,全面展示示范区上下以良好精神状态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的生动实践。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2023年,示范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质效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精神风貌持续改善,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济源实践中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城市文明犹如一个生命体,吐故纳新,生生不息,无数剪影逐渐连成一座魅力之城的生动映象。

“布局”,谋划新发展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对一座城市而言,文明是最好的标签、最美的底色,也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建设更高质量的全国文明城市是济源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的必然要求,更是济源顺应文明城市创建新形势、开启精神文明建设新征程的迫切需要。

如何更好擦亮文明底色、塑造城市之魂?

示范区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城市中心工作,坚持全域、全面、全民创建,统筹点位与全域,统筹城市与乡村,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各方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和举措,全面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同步提升,努力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济源实践。

2023年,示范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各部门和各开发区、镇(街道),文明委成员单位、各级文明单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对照测评体系,着力把握特点、找准盲点、突出重点、攻破难点,以更实举措推动文明创建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确保创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全覆盖、创建无死角。

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是一项聚焦聚力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里子工程”。示范区从点滴细节入手,从群众的诉求期盼入手,高水平高质量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再进位”。

(下转第二版)

2024-01-08 本报记者 刘永芳 “‘稳健前行’济源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1 1 济源日报 c_106236.html 1 城有文明气自华——济源以高水平精神文明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