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摘

不轻易定义“读闲书”是对阅读的尊重

“鼓励大中小学生利用周末、假期等时光多读有意义的课外‘杂书’‘闲书’。”近日,浙江省印发青少年学生“爱阅读”读书行动方案,被写入这份官方文件的“读闲书”引发关注。值得肯定的是,这个文件并没有明确说什么是闲书、什么不是闲书,而是把“读闲书”放在实现“沉浸式阅读”的方法手段之列。

以一本书的“娱乐性”来判定“闲书”与否,本身就存在极大的模糊性。比如,一些擅长理性思考的人可能捧着一本通俗小说觉得味同嚼蜡,而把钻研高等数学教材当成闲暇时光的乐趣。

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很多创新创造都是通过联想产生的。读书的过程,就好像在人类现有知识海洋里拾捡拼图,你永远不知道哪两块拼图能够连接在一起,产生新的知识、推动新的发现。一本“闲书”,也许今天看仅仅是人类知识创造的“边角料”,但在未来的某一天,有可能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助燃剂”。

文学家是“读闲书”的提倡者。鲁迅在《读书杂谈》就如此表态:“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当被问及非职业阅读对科研的影响,多数科学家也持积极态度。通过阅读,科学家得以接触不同的思路想法,体会多元的表达方式,进而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由此可见,在深耕特定研究领域的科学家眼里,也不存在完全无用的“闲书”,而是注意通过广泛阅读,避免形成一孔之见。

曾有人问作家汪曾祺:“你的修养是怎么形成的?”他的回答是:“古今中外,乱七八糟。”与老一辈知识人相对纯粹的阅读环境相比,当代人所处的阅读环境更加复杂。一方面是碎片化阅读失去焦点和专注力,另一方面则是投喂式的平台内容分发,更容易产生“信息茧房”、刻板印象。强调读“闲书”的意义,就是肯定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凭着兴趣“上天落地”,进而形成理性、成熟的思维修养。

(《中国青年报》 王钟的)

2023-12-01 1 1 济源日报 c_104981.html 1 不轻易定义“读闲书”是对阅读的尊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