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固本培元 济源纳米产业崭露头角

本报记者 刘永芳

将白银这样的贵重金属细化成微米级、亚微米级、纳米级的银粉,在济源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已经成为现实。

“经过三年多的攻关,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导电银浆这个卡脖子技术。银包铜和低温银浆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全球领先,不仅能替代国外同类进口产品,而且有效降低了国内光伏产业生产成本,增强了国际竞争优势。”日前,济源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少征介绍,从进驻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到设备安装调试、产品试产,真切感受到了济源人民的热情和服务项目建设的济源速度。

作为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第一家正式投产的企业,济源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相关专利20余项,内容涵盖多项核心技术,在微纳材料形貌调控、高导电性银纳米颗粒、高稳定性高导电性银包铜、光伏低温银浆、低温银包铜浆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当前,该公司规划建设的年产120吨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项目已经颇有成效。“一期项目投资近5000万,目前每个月的产能将近1吨。二期项目预计明年年初投产。”郭少征说,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20吨的目标,预计销售额达到7.3亿元。项目一期更是创造出亩均产值3.5亿元、利税3000万元的业绩新标杆。同时,公司上市计划已启动,预计2026年底挂牌科创板,届时将成为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首家培养上市企业。

与济源星翰相邻的鸿辛橡胶车间内,也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依托河南大学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济源鸿辛橡胶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内唯一一条可以连续自动化生产的湿法混炼胶生产线,目前进入试生产调试阶段。

“目前,我们致力于纳米材料(白炭黑)在液相天然橡胶与液相合成橡胶的研究及制造,生产高品质的白炭黑和天然橡胶等新型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高端轮胎、工程轮胎、航空轮胎、军品制造、橡胶履带等领域。”济源鸿辛橡胶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延昆介绍,湿法混炼技术应用于橡胶工业,有利于提高传统橡胶的性能,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绿色、节能和环保。

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是以纳米材料研发、中试放大、工程验证、成果转化熟化等为主要功能的创业园区,主要为技术、市场或资金处于初创阶段的纳米材料企业和技术团队提供创业服务平台。2022年,济源纳米材料产业集群入选河南省首批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园区共分三期投资建设,目前一期、二期项目已于2022年底竣工投用,三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2024年初建成投用。

目前,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已达成项目签约及平台合作19个、成果转化落地项目10个、意向进驻科研项目6个。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成为全国第三个成规模、中原地区唯一的纳米材料产业园。

近年,五龙口镇牢固树立“抓园区就是抓发展,谋园区就是谋未来”的工作理念,积极服务于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的各项需要,为示范区打造千亿级纳米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下转第二版)

2023-10-11 本报记者 刘永芳 1 1 济源日报 c_102977.html 1 固本培元 济源纳米产业崭露头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