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能又被称为深部地下储能或深地储能,是指利用深部盐穴、采空区、废弃矿坑等深部地下空间,将石油、天然气、氢气及二氧化碳等能源或能源物质储存在深部地层中。
利用深部地下空间进行大规模能源储备是国际能源储备的主要方式。以石油为例,目前的石油储存方式主要包括地面储罐、盐穴和硬岩洞储存,其中,盐岩具有物性稳定、渗透率低、损伤自修复、易溶于水和分布广等特征,是大规模能源储备的理想地质体。在美国的多个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石油战略储备库中,共有盐穴60余口,石油储存能力超过7亿桶,这些石油储存量不仅保证了美国的能源安全,也奠定了美国在国际油价定价中的主导地位。而法国早在1925年就以法律形式建立了石油储备制度。
将能源“藏”在地下,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物资安全及“双碳”目标实现等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7年起,我国推动能源系统低碳改革的政策力度逐渐加大,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全面发展的供给体系。加快非化石清洁能源的利用,是全球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优先方向。然而,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等具有典型的地域性且不能连续稳定供给,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制约着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弃风弃光现象。
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把弃掉的电能储存起来?为此,科学家想了许多办法,包括抽水蓄能、压气蓄能、液流电池储能等。然而,无论是压气蓄能还是液流电池储能,都需要较大的储存空间,具有体积大、可承受高压等优点的深部地下空间就成了储能的理想场所。对于氢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储存需求,广阔的深部地下也是“来者不拒”。以氢能为例,其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氢气的分子量相比于天然气更小,这意味着氢气的存储需要更多的空间且存储空间需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因此,深部地下盐穴为大规模氢能储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利用深部地下空间存储石油能够规避经济性差、安全性低、占地面积大等利用地面储罐储油的缺点,进一步保障石油的安全供给;加快地下储气库建设也能够保证长输管道天然气平稳供给,避免大规模“气荒”的发生。 (《科技日报》 骆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