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红梅馨香醉金秋 戏曲光彩耀中原——第十三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综述

本报记者 王鸿斐

戏曲演唱组选手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 李楠 摄

这是一席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

这是一次薪火赓续的文化传承;

这是一场闪耀初心的精神洗礼!

金秋送爽,“红梅”飘香。9月13日至19日,第十三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在济源愚公剧场举行。这是自2022年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永久落户济源后的首届大赛。连续八场比赛,为中原广大戏迷爱好者奉上了戏曲艺术的饕餮盛宴。

规格高 赛制新

2023年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40年来,中国戏剧梅花奖已举办了31届,评出各剧种获奖演员726名。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庆祝活动丰富多彩。

第十三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适逢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这为庆祝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树建、虎美玲、汤玉英、王惠、贾文龙、刘雯卉等近30名梅花奖获得者参与到活动中来。金不换、申小梅、杨帅学、杨红霞等梅花奖获得者全程担任大赛评委(监审)。此外,各位戏曲专家、名家还到承留镇花石村千亩梅园采风,开展认养梅林活动。在9月19日晚举行的“梅绽新时代”庆祝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暨第十三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颁奖晚会上,梅花奖获得者携红梅奖弟子表演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剧目选段。师徒携手表演,展示了戏曲艺术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的繁荣发展局面。

本届大赛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济源市文联、济源示范区文广旅局、济源市戏剧家协会承办,河南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协办。

“大赛可谓盛况空前,组织得非常好。”国家一级导演、一级演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许昌市戏剧家协会主席黄力杨高度评价本届大赛。作为评委之一,他表示:“本届大赛整体水平和档次较往届高出很多。一是唱念做打舞都有,十分丰富;二是生旦净末丑比较全面;三是器乐演奏比赛更加多元。”

据了解,本届大赛设置戏曲演唱比赛和器乐演奏比赛。戏曲演唱参赛剧种涵盖豫剧、曲剧、越调、京剧、昆曲、宛梆、怀梆等多个剧种。器乐演奏比赛不仅有唢呐、板胡、曲胡、锣、司鼓、笛子、琵琶、古筝等传统器乐,还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西洋器乐。经过各省辖市剧协、省直院团院校等推荐,共有165名选手进入到正式比赛环节。戏曲演唱组112名、器乐演奏组53名,共分八场进行比赛。

(下转第二版)

2023-09-21 本报记者 王鸿斐 1 1 济源日报 c_102542.html 1 红梅馨香醉金秋 戏曲光彩耀中原——第十三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综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