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党旗高扬显担当 踔厉奋发启新程——济源示范区组织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史丽娜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事业兴。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济源组织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做好理论武装、强基固本、选贤任能、育才聚才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全区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济源实践、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学思想 强党性 政治铸魂走深走实

9月9日,示范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全区上下紧扣目标要求,牢牢把握主线和根本任务,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济源在党的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深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用好用足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将理论学习与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相结合,创新活动载体,提升学习效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受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一直以来,济源坚持把理论学习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依托市委党校(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主阵地和愚公大讲堂、领导课堂等平台载体,抓好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教育和集中培训,扎实开展“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常态化举办区管干部研修班、轮训班等各类培训班,培训各级领导干部12.08万人次,玉川大地持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全区上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党性、作风得到了浸润洗礼,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

强堡垒 树先锋 基层组织有力有为

近年来,济源创新开展“党群连心工程”,4.8万余名党员与22.4万群众、3.4万工商户和企业班组实现了“结对认亲”。广大党员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基层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示范区全领域织密组织体系,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让党的旗帜在大战大考中高高飘扬。

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强基固本工程,选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在全省率先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549个村(社区)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批轮训、专题培训、视频培训等,落实“双导师帮带制”,举办“支部书记论坛”,提升“头雁”队伍能力素质;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逐村观摩、整镇推进”等活动,2022年创成“五星”支部7个、“四星”支部54个、“三星”支部160个。在“过硬”党支部的带动下,承留镇花石村的千亩梅园、水上乐园、滑雪场、田园采摘、手工食品等致富产业层出不穷,天坛街道宋庄居委会推行的门牌号二维码、义务巡逻队等措施,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创新推行城乡党建结对共建,管好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稳步提升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水平。开展清廉村(社区)创建工作,夯实城乡基层治理基础。持续开展“五联共建”活动,推动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全覆盖。深化“红色物业”创建,着力解决无主管楼院治理难题,示范区206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楼院)物业服务实现全覆盖。

(下转第二版)

2023-09-12 本报记者 史丽娜 1 1 济源日报 c_102144.html 1 党旗高扬显担当 踔厉奋发启新程——济源示范区组织工作综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