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书画

颜楷书风待传承——书法创作感悟

牛文魁

学习颜体楷书,首先应避免陷入下面三个误区:一是认为横画末端顿笔是颜体的装饰之笔,这样理解不准确。究其原因,在于对如何运笔有误解。须知横画末端的顿笔不是装饰点,而是续写下一笔时留下的痕迹,只有悟透这一点,才能临出酷似碑帖之效果。二是认为颜体楷书也和其他书体一样,笔笔取斜势才会显得生动,这样理解有偏差。颜体楷书横画确有许多从左下方向右上角翘扬之笔,但须知“不以重心侧斜取势”才是颜楷区别其他书体的显著特点。以点、横、撇、折、捺取代整体字形斜中求正的书家,颜真卿实属书坛先贤第一人,这也是颜体书法改变唐代以来书风的奥妙所在。三是认为临帖时必须把笔画的粗细临得和碑帖一模一样,这样理解不正确。在颜体楷书中,“笔断意连”实际是对“笔笔相连”概念的补充,可以理解为从入笔开始,就要找到正确的临写笔顺,才是对自己读帖能力提升之关键!临写一个字,需要做到一气呵成,而不是一味地盯着笔画的粗细、撇捺的高低,像绘画描红一样,结果不仅忽略了正确的笔顺,而且出现了拼字现象。

对颜体楷书“篆籀笔法”的认识以及颜真卿在书写中都使用了哪些篆籀笔法?我的理解是:第一,在颜真卿的楷书中,篆籀笔法多以中锋运笔来强化点画的厚重和质感,不仅强调横细竖粗,而且注重撇轻捺沉。在纤细的横画中,很少看到不带弧度的笔画,在轻撇和重捺中也常见漂亮的弯弓。第二,篆籀笔法多数表现在起笔和收笔之中。以横画为例,虽然看起来轻盈纤细,为解决篆籀笔法问题,颜真卿却强调了起笔和收笔的笔法,起和收都以藏锋来表现中锋用笔笔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藏锋入笔、中锋运笔”的篆籀笔意达到了凸显。第三,为增强篆籀笔意,在字形上使用外拓方法。篆籀字形以圆转为主,而楷书则以方正为特点。颜真卿为解决这个问题,凸显篆籀用笔,在字形上,尤其在转折处多以外拓的方法,向外扩张且呈圆弧形,如此便把楷书的方形推向了一个饱满、圆润、宽博的艺术境界。

对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掌握,是习书的基础,下面整理几点书友的感悟与大家共享。点的写法:点如坠石,这个在颜体楷书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虽然它不是字形中的主笔,但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写点时,或以露锋起笔,或以藏锋起笔,要根据笔画不类同原则确定起笔方法。书写时向右下方圆转行笔,边行边按笔,收笔时向左回笔且要顿笔,最后再向左上方回锋。这个动作就似篆书里圆转的写法。横的写法:横画都比较纤细,这也是颜楷的一个主要特点。一般情况下,横画在用笔时,大多以侧锋书写,也就是笔尖是在横画的上沿行走。但颜体楷书为了实现篆籀用笔的笔法,在起笔上多以藏锋入笔,收笔时以回锋收笔。书写时逆锋入笔,把笔锋藏于横画的中间,在收笔时,向右下方重笔顿笔,既达到起收圆润、饱满,篆意浓厚,又为书写下一笔做好铺垫。竖的写法:竖画在颜体楷书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比横画粗重。起笔时仍然是逆锋入笔,笔锋调整到位后向下行笔,笔尖保持中锋状态,如果是悬针竖,就要一边行笔一边提笔,使竖画出现由重到轻的效果,收笔时不用回锋。如果是垂露竖,在行笔时一直保持按压状态,到最后收笔时再回锋。撇的写法:撇画在颜体楷书中相对于捺画要短一些,也显得轻盈一些。起笔时同样是逆锋入笔,尽可能地把笔锋藏于点画的中间,做到中锋行笔,这是篆意的要求。行笔时,要注意提笔和按笔,先是按压行,接着是提笔行,就是要写出由粗到细、由重到轻的感觉。捺的写法:捺画有逆锋起笔的,也有直接入笔的,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起笔时,笔锋轻轻入纸,行笔开始后,加重书写的力度,当笔运行到与撇画的末端平齐或稍低位置时,就要顿笔写出捺画的捺脚。先是顿笔,接着提笔后稍行笔再缓慢捺出,这样就能写出颜体楷书的舒展爽朗之特点了。转折的写法:转折画多是由横画与竖画共同组成的。主要说明一下折笔的写法。当横画结束后,可不回锋,这时要调整笔锋开始写竖画,可以是抬笔与横画搭接书写,也可以在笔画内部调锋书写,但要注意调锋时要保持中锋行笔,行笔时竖画要尽量向右外拓笔,形成圆弧形状,就像篆籀中的圆弧一样,这也是颜体楷书的篆籀笔意的最多表现。

2023-08-25 牛文魁 1 1 济源日报 c_101441.html 1 颜楷书风待传承——书法创作感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