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韧性强活力足

(上接第一版)

突出项目为王 加快转型升级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开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济源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瞄准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坚定“项目为王”理念,鼓励原有企业扩大产能、加大投入,打造“百亿龙头”“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三大创新企业方阵,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豫光、金利、万洋三大龙头企业围绕技术改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谋划布局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主攻储能电池、光伏组件、循环经济、新材料4个前沿领域,结合传统产业基础,着力打造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铜基新材料产业园、贵金属深加工产业园等七个功能园区,产业链条化、集群化效应不断凸显。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富联科技5G手机零组件智能化加工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诺迅电器年产5万套智能化电气设备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投产率位居示范区前列。颐高互联网+孵化园成功挂牌“河南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注册入驻企业120余家。

——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国家煤炭储备基地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即将组卷上报;济源数字物流平台项目已经签订项目合同,正积极推进;济源市产业融合园区建设项目,拆迁清表已完成,土地招拍挂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已完成;济源市冷链物流仓库及企业孵化器建设项目(一期)专项债,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评审,正在推进设计方案征集、土地手续办理等事宜。

向强而争、向新而行、向优而进,蓄势崛起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渐构筑起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打造政策洼地 创优营商环境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营商环境是根本保障。

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开发区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意识,主动对标先进地区做法,在优化服务、强化扶持等方面持续发力,释放招商引资“强磁场”,拓展招商引资“朋友圈”。

——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扎实开展“企业服务日”“企业服务管家”“政企监察员”活动,编制权责清单,让企业办事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常态化实行“6+3”安全监管机制,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济源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建立领导班子联系服务重点企业、企业诉求信息收集跟进、企业服务“绿色通道”等3项机制,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企业服务监督评价等2项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企业服务年”活动,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企业服务专栏,印发《惠企政策汇编》,制作企业服务联系卡,开展满意度调查;创新开展“一企一档”工作,定制个性化服务档案,切实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济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关注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跟踪服务机制,成立项目推进专班,以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为着力点,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努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政策送上门,服务往下沉。营商政策的迭代升级是示范区营商环境红利的诚意表达,也传递出了示范区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的暖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济源上下将以更开放的思维、更宽广的视野,坚定不移抓产业、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加速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奏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强音。

2023-08-23 1 1 济源日报 c_101341.html 1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韧性强活力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