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征战全国田径锦标赛,就将男子100米金牌收入囊中;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就打破了苏炳添在2014年创造的赛会纪录。“00后”暨南大学学生邓信锐在2023赛季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田径赛场上一颗亮眼的新星。在大田赛的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对邓信锐进行了专访。
练田径:
本是增强体质
却发现“有点儿天赋”
2003年出生的邓信锐坦言自己走上田径之路,一开始只是为了增强体质。“因为从小体质较差,父母希望我多运动改善一下体质。”于是,邓信锐便在小学时加入学校田径队。
刚开始跟同队一起训练的人相比,邓信锐的训练量是跟不上的。他说:“比他们更容易累,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项目。”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小学第一次参加室外60米的比赛,就拿了人生第一个冠军。“那时候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有点儿天赋的,就一直坚持练下来了。”
2022年9月,邓信锐以大一新生的身份进入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才真正有机会接触到专业训练。入校时选择体育教育专业的邓信锐坦言,自己之前只是想多些比赛经历,当个体育教练或体育老师。
去年年底,邓信锐的主教练邓民威为其在广西田径队进行了注册,邓信锐在2023年开始参加专业比赛。邓信锐觉得自己很幸运。通过学校这个平台,他从一名学生运动员走上专业运动员之路,成为体教融合的典型代表。
2023年全国室内田径邀请赛成都站是他参加的第一场专业比赛。
第一次和专业选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时,邓信锐的心里“全是忐忑”。“从学生运动员到专业运动员,这是前所未有的经历。跟很多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选手站在一起,心里非常紧张。”邓信锐说。
令邓信锐没想到的是,他以6秒66的成绩在室内60米比赛中夺冠。“刚开始跟专业选手比赛就有这样的成绩,有点儿不敢相信。”邓信锐在心里对自己说,现在只是刚开始,还是要戒骄戒躁,继续沉下心,好好训练。
找节奏:
从一口气往前冲
到合理调配体力
从那场比赛开始,邓信锐连续参加多场比赛“以赛代练”。短短7个月时间,他4次提升百米个人最好成绩,从10秒63跑到了10秒21。
7月21日,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中,邓信锐以10秒23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冠军。紧接着,在8月10日的大田赛男子丁组100米预赛中,邓信锐在第四组出战,以10秒25的成绩打破苏炳添在2014年创造的10秒28的赛会纪录。
“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邓信锐坦言自己是前半程型选手,频率比较快,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容易前面跑得快,后程乏力。
室内60米比赛夺冠后,在接连的几场室外100米比赛中,邓信锐发现自己总是前50米领先、后50米落后,便觉得自己的节奏出了问题。他说:“之前我跑室内60米比赛,很容易跑急,想着一口气冲过去。转战室外100米比赛时,我延续着跑60米的状态,50米后就减速严重。”
在专业教练的帮助下,邓信锐开始注重控制比赛的节奏,把前后程体力重新调配。“自从我尝试去改节奏,突破自己的节奏和跑法后,就跑出了10秒2几的成绩。后面也一直延续这个节奏。对我而言,这是一种思维上的突破。”
“转到专业就意味着我的训练强度会变大,要投入更多精力。所以,我的作息变得更加合理,营养也必须跟上。”邓信锐说,下一步,想把技术做好,解决自己身体不平衡、包括发力点在内的一些问题,取得更大的突破。
逐梦人:
用自己的方式向苏炳添靠拢
在大田赛男子丁组100米比赛中,邓信锐最终以10秒49的成绩获得亚军。对于这个成绩,邓信锐比较坦然,觉得在自己身体状态不是特别好、热身比较仓促的情况下,是一个正常水平。
“比完全国锦标赛后,我就处于休息状态。这场比赛是调整了一周就来比了,预赛能跑出10秒25的成绩已经出乎我的预料了,也很开心。”邓信锐说,下半年会以调整为主,不会上太大的量,以保护好自己为主,想把精力留在冬训,备战明年的巴黎奥运会选拔赛。
谈及奥运会,邓信锐还清楚地记得,当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跑出9秒83、一战封神时的场景。“那时我还在上高二,在晚自习前看到了直播,兴奋得一晚上都睡不着。”
“我的偶像就是苏炳添。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我的榜样。当时报考暨南大学,也是因为他在这个学校。”邓信锐说,他努力进入暨南大学后,终于可以更近距离看到苏炳添了,有时是讲座,有时是论坛。“但我不想过多打扰他,后续肯定会有一些交流。我想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实际行动胜过千言万语。”
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邓信锐会学习苏炳添的自律和处事风格。“虽然我出成绩比较早,但是我觉得还是得沉下心,脚踏实地,不能受到外界的干扰。”
“沉下心来”成为邓信锐的微信个性签名。上高中时,邓信锐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1050”,寓意要突破10秒50的目标。现在,他的微信名是“1010”。“这是我的下一个目标。”邓信锐笑着说。
(新华社合肥8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