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知名的“书街”穆塔纳比街是当地爱书人的“宝地”。穆塔纳比书市的文化气息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其中的一些书店传承长达百年,见证战乱历史。
“阿斯利亚”书店就是当地一家百年老书店。每天早上9点,书店老板卡穆斯在开门后都会一边接待顾客,一边用布细细擦拭书架和书籍。“这个店在1914年就有了,最初的主人是一位诗人。我父亲在1964年把店盘下来,后来又传给我。”卡穆斯自豪地说,书店共有三层,上面两层主要存储旧书,有些石板印刷的书能追溯到19世纪。
离“阿斯利亚”书店不远处,还有一家名为“阿斯里”的老书店。书店前老板、80岁的法卢吉说,该店于1920年开业,曾由他父亲经营,现在是自己的儿孙在打理。
20世纪70年代是伊拉克经济繁荣期,当地书市也迎来兴盛期。但后来,伊拉克不断处于战乱和冲突中,当地安全秩序崩坏,巴格达书市岌岌可危,这里的百年书店在历经战乱后已屈指可数。
2007年3月5日,穆塔纳比街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许多书店和书摊被毁。“我们店因为离爆炸现场很近,也着火了……尤其是三楼的珍本书籍都被烧掉了!”每每想到这些,“阿斯利亚”书店老板卡穆斯就心痛不已。
伊拉克人热爱书籍,崇尚知识,很多有条件的伊拉克人都喜欢在家中拥有小“图书馆”,藏书多少反映家庭文化水平高低。但是,当国家命运风雨飘摇时,这个“传统”遭到现实的无情摧残,不少伊拉克人生计受到极大影响,很多家庭被迫出售藏书换取钱财或食品。这种现象让人心碎。
已有90多年历史的“菲尔菲里”书店除了卖老旧书籍,还大量出售各种图集,包括伊拉克在政治、艺术、体育、历史和考古等各个领域的老照片。“这是为了让人们铭记历史”,书店老板菲尔菲里说。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20年,虽然近几年当地局势有所缓和,但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我们国家经历过的战乱和苦痛”。(《解放日报》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