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最后一天,单位组织到“济源·中华愚公清廉家风馆”进行参观学习,走进清廉家风展,近距离感受“清风拂面”。
廉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据考证,上古原始氏族部落联盟时期,先人就有了“平均分配食物”的概念;《说文解字》里解释“廉,庂也。从广、兼声”,传承和弘扬廉政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观家风馆,传承好家风。在家风馆大厅,面对党旗,前来参观的党员佩戴党徽,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追忆入党时的初心。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怀着庄重虔诚的态度,在家风馆里追寻革命先辈的生平足迹,学习优良的家风家训,认真参观《愚公移山 家国情怀》《愚公故里 家风咏传》《愚公精神 治党从严》篇章和家风教育中心。
每到一处,大家都神情专注,认真聆听,用心感悟,现场图片、实物、故事、影像等展示载体,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家训、时代楷模英雄事迹、济源最美家庭事迹等进行生动展现,使参观者深刻体会到廉洁清正的家风内涵,于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家风的熏陶,从中启迪思想、涵养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
家风馆里一件件实物、一块块展板、一组组图片、一封封家书、一部部情景片,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华夏先贤的经典家训、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时代模范的家国新风,同时深入了解济源优秀共产党员的传奇故事和济源最美家庭的家风家教故事,让前来参观人员认识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接受了一场优良家风文化的熏陶和庄重洗礼。更令人惊喜的,是利用声光电、元宇宙技术、微视频、全息投影等现代科技呈现出来的愚公移山精神、黄河文化、济水文化中的家风、清廉文化故事,让大家有了置身其中的真实感,并为馆内展示的优良家风、博大文化所深深触动。
“先贤家风,极厚流光。”在家风馆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诸葛亮教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还有陈毅对家人的要求:“办任何事情都要严格按照制度来。”……这些家风家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深受感动,永远都不会忘却。
作为革命老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济源人民不怕牺牲,舍家报国,坚定守初心,清廉传家远,党继新、薛子中、于思礼……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年轻宝贵生命,英雄壮举必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在留庄英雄民兵使用过的葫芦舟前,我仿佛看到革命战争岁月里,勇敢智慧的济源人民巧妙利用葫芦的漂浮力做成船,使用灵活,简便易行,于满天战火中为陈谢大军强渡黄河护航领渡,成为神勇的“水上轻骑”,屡建奇功。在馆内巨大的冲锋号前,革命热情的呐喊伴随着嘹亮号角的爆发,赤诚的心固若金汤,冲锋的誓言永远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是清风传家远。廉洁家风,世代颂扬。弘扬优良家风是每个人的责任,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数风流人数,还看今朝。”社会主义新时代,济源“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榜样的力量必将持续推动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参观“济源·中华愚公清廉家风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一次难得的中国革命优良传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旅,更是一场洗涤心灵的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