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侯琪琳)连日来,示范区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行动,旨在全面排查2019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以来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法依规治理相关乱象。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为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工作,促进惠企惠民政策高效精准落实落地,示范区人社局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全区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机构召开动员会、推进会,要求各机构围绕评价机构是否存在超范围评价、评价对象身份是否符合条件、编造虚假资料、不考试就发证、买证卖证等重点事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自查阶段,共收集汇总线索2条,叫停培训班5期,责令两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停班整改。
据了解,目前专项整治工作已进入全面排查、重点整治整改阶段。示范区人社局对全区32家培训机构、34家评价机构进行深入彻查,推动整改整治走深走实。对问题排查不全面、整改不到位的机构,责令其重新梳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问题逐一销号;评价资料不齐全、等级证书信息错误的,要求立行立改;培训机构专业设置按规调整,长期不工作的机构,不予年审,暂停业务,限期整改。
“我们将坚决打击虚假培训、骗取补贴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净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市场,切实提高培训促就业实效。”示范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体系,加强机构监管,做精、做优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打造一支技能过硬、素质更强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