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是一支雪糕治愈不了的。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食用雪糕的注意事项。
雪糕是以饮用水、乳或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均质、冷却、成型、冻结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
现实生活中,不少消费者分不清楚雪糕和冰淇淋。雪糕和冰淇淋均为以饮用水、乳或乳制品、蛋制品、糖等为原料制成的冷冻饮品,但两者存在一些不同点。首先,雪糕的执行标准是GB/T 31119,冰淇淋的执行标准是GB/T 31114。其次,在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方面,冰淇淋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比雪糕的更高(雪糕的脂肪含量≥1.0%,蛋白质含量≥0.4%;冰淇淋脂肪含量≥5.0%,蛋白质含量≥2.2%)。第三,在感官特征方面,雪糕冻结坚实、细腻润滑,而冰淇淋由于对脂肪含量要求更高,其口感润滑的特征更加突出。最后,在包装方面,冰淇淋的膨化率较高、硬度较低,常用盒子、小碗或甜筒包装,而雪糕含水量更高、膨化率较低、硬度高,无需使用盒子、小碗等容器盛装。
雪糕中的食用色素有害健康吗?雪糕绚丽的颜色来源于食用色素。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天然色素是从动物、植物、微生物材料中提取纯化得到的,常用的天然色素有胭脂虫红、叶绿素、姜黄素、胡萝卜素等。合成色素则是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具有着色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如日落黄、诱惑红、柠檬黄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明确规定了各种色素允许的添加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因此,在标准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色素,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不融化的雪糕能吃吗?某雪糕在31℃的室温下放置1小时都不会融化,曾一度让消费者认为是添加剂太多导致的。其实,影响雪糕融化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来说,总固形物含量越高,水占比相对较少,雪糕的融化速度越慢。事实上,不存在不会融化的雪糕。因为雪糕里添加了食品增稠剂等成分,雪糕融化后能保持较好的粘稠状,看起来没有融化而已。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雪糕里可以添加的常见增稠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刺槐豆胶、黄原胶、卡拉胶和瓜尔胶等。很多食品胶是“天然提取物”,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安全性很好。
消费者在选购和食用雪糕时要注意看产品标签信息,拒绝“三无”产品;不要在空腹、剧烈运动后立即吃雪糕,食用雪糕后不要立刻喝热水,以免刺激胃黏膜血管,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发相关疾病。老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谨慎食用。
(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