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济源示范区以“作示范、勇争先”为目标,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组织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系列活动,深入挖掘济源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意识,展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成果,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示范区通过开展“为您掌眼”鉴宝、文物进校园(乡村)、济源国宝图片展、馆藏文物图片展、精品碑刻拓片展等系列活动,重点宣传展示济源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增强社会各界文物保护意识,营造关注文物、爱护文物的浓厚氛围。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济源境内早期人类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夏、商、周、秦、汉等不同时期的众多古文化遗址,其中轵国故城、庙街遗址、沁园遗址、栗树沟遗址、柴庄遗址等被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经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济源共登记确认不可移动文物948处,现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共计13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以木结构建筑群最为突出,被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称为“中原地区宋、金、元、明、清古代建筑的系列博物馆”。
济源出土有大量的地下文物,目前博物馆收藏文物1512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480件(套),以汉代釉陶明器最具代表性。
济源革命文物资源丰富。2019年,济源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晋冀豫片区名单。2020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济源杜八联革命纪念馆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抗战纪念设施。坡头镇留庄英雄民兵营是我国四大英雄民兵营之一。
持续做好文物保护申报工作。多年来,示范区通过历次文物普查工作,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积极申报、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申报成功5批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批27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4批10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持续做好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示范区为36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建立本体档案,积极研究文物历史价值。做好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制定保护方案,完成数据库建设,为15073件(珍贵文物3480件,其中一级文物21件、二级196件、三级3263件)馆藏文物保护提供硬件和技术保障。先后抢救性修复青铜器55件(套)、陶器10件(套)。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投入近亿元,先后完成济渎庙、阳台宫、大明寺、延庆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整体维修和安防设施工程;实施西关汤帝庙、盘谷寺、清虚宫、北勋石佛寺、迎恩宫、西石露头玉皇庙、南姚汤帝庙、南姚关帝庙、东逯寨三皇庙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程;对南水屯张家祠、碑子村李家民居、长春观、报恩寺、万泉寨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险维修,使濒临损毁的文物建筑面貌得到恢复。
积极服务我市建设工程,做好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并配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考古发掘,确保地下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我市文物部门先后完成了400余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文物调查、勘探以及70余项考古发掘工作,发掘不同时期古墓葬100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2021年6月至7月,联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我市境内的30处古文化遗址进行了专项文物调查工作,基本厘清了我市古文化遗址的时代序列、保存现状、分布范围等情况,为住建部门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近年来,在配合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文物调查和勘探过程中,发现柴庄遗址和王虎遗址。特别是柴庄遗址,经过三次发掘,初步确认为一处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聚落遗址。柴庄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6项备选项目。2021年12月,被公布为河南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加强文物安防设施建设。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实施济渎庙、阳台宫、大明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6个 “安防”“消防”“ 防雷”等安全防护工程。建设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监控联网远程管理系统,对济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联网监控,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能力。文物部门协同公安部门,破获多起文物犯罪案件,有效打击文物犯罪活动。全市选用70余名文物保护员,负责对无专门机构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田野文物进行日常看护。
加强文博研究,做好文物利用与宣传工作。近年来,文物部门编纂出版了《沁河文物》《泥土之魂》《济渎庙》《文化济渎》《济之源——济源历史文明展》等10余本文博类图书,积极参与《省文物志》《历史文化精编》《济源金石录》《济源史话》等20余本图书编写,在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市博物馆先后两期在央视1套《我有传家宝》节目中向全国观众展现济源出土文物。另有宋代玉简、汉代陶俑等参加国内联展,还到日本、沙特、卢森堡等地展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济源非遗走进2023年“河南非遗购物节”“河南省豫剧名家面对面”等系列活动。
济源历史文化厚重,人文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济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保留有中原民俗文化所特有的一些礼仪、信仰和节庆等方面较普遍性的风格特征,也传承着以济源当地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智慧为载体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体育竞技、手工技艺、祖传医术等。
2009年,济源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收集普查线索25614条,其中,资源田野调查立项总量为1134项,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类标准项目分类:民间文学585项,传统音乐1项,传统舞蹈2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2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2项,传统美术10项,传统技艺201项,传统医药82项,民俗224项。目前,由济源市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2项、市级69项),代表性传承人61人(其中省级11人、市级50人)。
邵原神话群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邵原神话群涉及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等神话。示范区文广旅局组织邵原镇女娲文化研究基地对邵原神话群的神话故事、山水印证等进行整理和录制;建成160余平方米的邵原神话群展厅;录制故事视频67个,整理成书约9.5万字。
王屋琴书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王屋琴书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的王屋山区,形成于以郭茂林为首的“郭家班”并发扬光大,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之前,除少量文本录音资料以外,王屋琴书已属于灭绝濒危的状态。近年来,示范区对王屋琴书进行抢救性保护工作。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市非遗中心)通过策划组织、田野调查、搜集整理、访谈记录、引用人才、专业研究、整改创新、传承宣传等方式,特邀文化艺术专家李亚文根据济源市文化馆原工作人员郭先富保存记录的王屋琴书录音文本资料,如《李三娘担水》《昆山传》《杨八姐游春》等,在继承传统调式结构的基础上,严格以济源当地方言为基础设字定韵,进行创新创作。新创作改编的曲目有《愚公移山》《杨八姐游春》《黄河英雄杜八联》《疫线伉俪》《济源赞》等,并组织排练节目进行非遗展演活动,出版《王屋琴书》成果汇编书籍,广受关注。
卢仝煎茶技艺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卢仝煎茶技艺遗产项目依托从古而今在济源当地百姓中广为盛行的采茶、煎茶、饮茶的风俗,济源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济源 “药柜山”《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卢仝(唐代诗人)的“七碗茶歌”以及“唐代煎茶法”的基质形成。市非遗中心通过走访调研,携手传承人,记录民间茶饮的方式特点,结合中医药专家在济源山区实地考察的研究报告,为卢仝煎茶技艺药茶同源提供了依据。积极开展传承培训活动,大力推广普及,共享文化资源。市非遗中心依托卢仝煎茶技艺项目创作编排文艺节目,展示非遗魅力。完成卢仝煎茶技艺的资料成果影像拍摄工作,出版《卢仝煎茶技艺》成果汇编书籍。
黄河船工号子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黄河船工号子,由济源沿黄河一带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船运劳动实践中首创,逐步完善形成传统民间音乐。黄河船工号子分出沿号、打篷号、伸弹号、拉船号、撑篙号、打锚号、挠船号、开船号、船张号、挪物号、爬崖号、划船号、搅关号、赶角号、带冲号、开头篷号、松大锚号等。通过深入调查与民间采录,黄河船工号子历史留存资料得以记录归档,并汇编出版《黄河船工号子》书籍。文化艺术专家李亚文受市非遗中心邀请,成功将其搬上舞台。非遗舞台表演节目《黄河船工号子》先后参加了周口淮阳、鹿邑、洛阳、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云南)、扬州、郑州等地的大型非遗展演活动。
同时,手工造纸技艺(白棉纸制作技艺)、黄龙日盘八卦、天坛砚(盘谷砚)、怀梆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也被抢救性保护。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中国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面做好济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示范区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友谊说。
本版图片由示范区文广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