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天堑从此变通途 大道如虹向未来——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项目纪行

全媒体记者 齐新颜 刘永芳

项目建设现场 李向阳 摄

(扫码看视频)

一座座高架桥墩拔地而起,从高处望去,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在太行山下。

一辆辆重型运输车满载筑路材料,往来穿梭,宛如一首激昂的乐章回荡在玉川大地。

当横贯济源的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项目的线条在纸端绘就,一条通达四邻、内联外接、丹青如画的新时代交通逐梦之路,再次启程!

日前,济源新闻传媒中心融媒体采访团走进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项目建设现场,近距离感受一个加速、再加速的逐梦进程。

这是一条通达致远、意义非凡之路。

如果说把城市当成一个生命体,那么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就是这个城市的血脉,悄然间改变着城市的发展格局。

曾几何时,翻过一山、又见一山,被重重大山包围,交通不畅,一直阻碍着济源发展的视野和前进的脚步。

一部高速公路发展史,就是半部现代济源发展史。2005年,随着二广高速济洛段的建成通车,济源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愚公儿女打开山门,进一步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

据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明杰介绍,目前,济源境内已建成通车菏宝、二广、济阳、济洛西4条高速公路。2021年6月28日,河南高速公路“13445”工程济源境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济源境建设总里程69公里,总投资约108亿元。“十四五”期间,济源将新增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等4条高速公路。

采访团成员了解到,作为河南省“13445”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项目的建设是优化济源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的现实需要,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济源正处于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1+8”都市圈发展机遇期,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的重要作用。

“项目的实施可将沿线景区以及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等有效衔接,并为项目沿线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对促进济源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明杰表示,项目的建成将有力支撑济源融入中原城市群、郑州“1+8”都市圈建设,可同时串联起济阳高速、长济高速、二广高速,进一步整合沿线旅游、工业和矿产资源,带动沿太行地区资源联动开发,促进豫北完整的沿太行旅游快捷通道的形成。

这是一条科技赋能、凝聚智慧之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兴起,在数字化浪潮中,高速公路建设如何更“智慧”?

智慧升级,科技赋能,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云平台管理,越来越有“科技范儿”,实现了技术上的巨大飞跃。

在孔山隧道施工现场,“BIM+智慧工地”中心让采访团耳目一新。偌大的智慧大屏上,清晰地显示着各个施工现场的工地布局、施工动态等实时监测数据。

“我们的BIM+系统融合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环境监控、智慧监控等相关功能,视频监控可以覆盖到整个项目的施工工点。”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二标项目总工梁学利说,智慧工地就像“智慧大脑”,把控工地全局。

(下转第二版)

记者手记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当好“先行官”,下好“先手棋”。济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通堵点、跨越天堑,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

140公里!

这是日新月异、速度惊人的精彩跃升。截至2022年底,济源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0公里,正在向更深更远处延伸。

4条高速公路同步开工!

这是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全新布局。“十四五”期间,济源将新增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等4条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10公里,构建“三横三纵一环”的高速交通全新布局。

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快到好……愚公故里实现了从人背马驮到风驰电掣的速度之变,从独路难行到通衢八方的时空之变。

(下转第二版)

2023-05-12 全媒体记者 齐新颜 刘永芳 1 1 济源日报 c_97340.html 1 天堑从此变通途 大道如虹向未来——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项目纪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