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文明新风扑面来

本报记者 侯琪琳

5月10日,在玉泉街道亚桥居委会新建的党建公园里,居民正在休闲娱乐。 连日来,各镇(街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星”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努力实现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本报记者 李楠 摄

5月8日,在克井镇柿槟村文化广场,记者看到,地面整洁、景观小品新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小孩子在嬉戏,老年人怡然自得享受着明媚的阳光。

“柿槟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村民的素质不断提高,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谈及柿槟村的变化,村民李紫婷笑得合不拢嘴。

这是柿槟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近年,柿槟村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依托仓储物流园,柿槟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以建材、冶金、运输、物流、劳务等为主的支柱产业。2022年,该村总资产达15亿元,经济总收入达7500万元。

为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柿槟村不断完善功能业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2年,该村投资15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建成后,群众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每天晚上,来这里散步、跳舞、唱戏、下棋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每天吃完晚饭,村民党继全都会来文化广场散步,欣赏喷泉夜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柿槟村群众自发组建了文化艺术团,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进行演出。

“大家利用下班时间,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引导群众崇德向善,使我们村更加文明和谐。”柿槟村老年协会负责人李修体说。

柿槟村还建设了民俗馆和文明创建馆,记录村庄的发展变迁。记者看到,柿槟村的发展历程、民俗文化通过图片、文字、物件等形式展现,让村民更好地了解村史,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文体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如今,柿槟村紧跟时代步伐,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了到2025年实现全村生产总值翻一番、集体经济纯收入翻一番、人均福利翻一番的目标,为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

柿槟村党委副书记李善农表示,该村将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宣讲、技能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和技能水平,引导村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进一步增强村民的幸福感。

2023-05-11 本报记者 侯琪琳 1 1 济源日报 c_97286.html 1 文明新风扑面来 /enpproperty-->